|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学术热点
行业资讯
研究发现病菌侵染植物的新机制
发布时间:2020-07-28 来源:前沿科学与教育局 访问:

  自然界存在非常多的微生物,但对于特定的寄主而言,只有极少量的微生物进化成为致病菌并对寄主进行侵染。揭示这些病原微生物侵染植物的机制对于在生产上防控这些微生物具有重要意义。近日,中国科学院生物互作卓越中心研究员刘俊团队发现丁香假单胞菌和稻瘟菌侵染植物的新机制,并解析其作用途径。 

   病菌在侵染的过程中会激发植物的免疫响应,其原因是病菌的保守物质被植物细胞膜上的免疫受体识别。这些物质是病菌生长所必需的,如细菌的鞭毛蛋白、伸长因子和真菌的几丁质等。刘俊团队发现,革兰氏阴性菌携带的小分子3-羟基脂肪酸类物质可以被植物细胞膜上的免疫受体LORE识别,进而激发植物的免疫响应。植物识别细菌携带的3-羟基脂肪酸是以往未报道过的新发现,对于防控革兰氏阴性致病菌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然而,很多病菌之所以能够具有很强的致病力,其原因是进化出了效应蛋白,一类可以干扰寄主免疫系统增强病菌侵染能力的分泌蛋白。以丁香假单胞菌作为研究材料,发现该菌会分泌一个效应蛋白,这个蛋白可以特异阻断LORE3-羟基脂肪酸的识别,抑制寄主免疫进程,促进病菌的侵染。 

  但是,植物识别病菌后也可能激发一些敏感基因的表达。研究发现,稻瘟菌在侵染过程中会激活水稻的一个敏感基因OsbHLH6的表达,该基因的表达抑制了水稻的免疫抗性。植物抗病过程中激素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其中水杨酸和茉莉酸是植物中两个重要的抗病激素,但是两者介导的信号是经常相互拮抗的。研究发现,OsbHLH6的表达在稻瘟菌侵染早期可以促进茉莉酸信号进而阻止水杨酸介导的抗性。由于水杨酸的信号被抑制,植物在稻瘟菌侵染的早期(寄生阶段)不能被遏制,导致了水稻对稻瘟菌抗性的降低。 

   植物中的一些次生代谢物质在病菌入侵时可以迅速合成并抑制病菌的入侵。以水稻为研究材料,研究发现小分子物质多胺可以抑制稻瘟菌入侵水稻。这类小分子物质在以往的研究中很少被关注,该团队近期发现多胺还可以增强水稻对非生物胁迫的抗性,有望成为一个同时诱导水稻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重要物质。 

  

植物识别病菌携带的脂肪酸的分子机制以及病菌的应对策略

相关文章
热门资讯
摘要:9月28日-29日,《两岸关系》杂志社社长任勉一行3人来漯河临颍就陈星聚杯太极拳比赛筹备工作情况进行调...
精品推荐
摘要:摘 要: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健康人的必备素质。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热门期刊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本站致力于《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同类杂志信息整理收录。本组稿中心并非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社官方网站!投...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双月刊)创刊于1987年,是山西职工医学院主办、山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的医药...
管理@人管理@人
《管理@人》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
机械设计机械设计
《机械设计》(月刊)创刊于1983年,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设计分会;天津市机械工程学会;天津市机电工业科技信息...
国际移植与血液净化国际移植与血液净化
《国际移植与血液净化》杂志,于2003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5399/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
水泥工程水泥工程
本站致力于《水泥工程》同类杂志信息整理收录。本组稿中心并非水泥工程杂志社官方网站!投稿请联系杂志社,文...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