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学术热点
行业资讯
地球环境所等提出末次冰盛期大洋环流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0-07-21 来源:地球环境研究所 访问:

  大洋环流对地球热量和碳分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过去海洋环流及其碳收支是认识大气CO2在气候变化中所起作用的一把关键钥匙。末次冰盛期是理解气候从冷期向暖期转变的一个关键气候态。虽然经过几十年的研究,人们对末次冰盛期大洋环流模式及碳收支仍所知甚少,这严重妨碍着对过去大气CO2变化的深入理解。 

  由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客座研究员于际民领衔的中国、澳大利亚、英国、西班牙等国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通过对多年密切合作研究,绘制出国际上第一幅末次冰期大西洋深海碳酸根(CO32-)截面图,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冰期大洋环流模式。根据南大西洋多个钻孔重建的大范围水体CO32-分布,该研究团队发现在南大西洋34公里水深存在一个巨大的富碳水体。结合放射性14C年龄、NdC等同位素数据,研究表明在末次冰盛期有一整团来自北太平洋的、富含碳的深层水入侵到了南大西洋。该结果说明,尽管在冰期时北太平洋水体在海洋内部发生运移,但是在其运移过程中,其所含的碳并没有释放到大气中。打个比方来说,当用力摇晃汽水瓶子时,大量的气泡就会释放出来;而把瓶子安静放置时,气泡的释放速度会大大降低。就碳循环来说,一个动力薄弱的海洋可以更好地把碳封存在深海内部。冰期时北太平洋深层水入侵到了南大西洋并得以保存,这说明冰期时海水混合是较为“懒惰的”。

  以此为基础,该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冰期大洋环流模式。该模式表明,和现在海洋相比,相当大的冰期深海被富碳的水体所占据,并提出该北太平洋深层水的扩展可能是导致冰期大气CO2大幅下降的关键过程。该过程能很好地解答冰期时全球大气CO2下降的原因,更是前人没有认识到的。最有意义的是,该水体的扩展与大气CO2的最后一波20ppm下降基本同步。

  中科院地球环境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金章东、博士马小林和张飞全程深度参与了这项研究工作。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的资助。

  该研究成果于720日在线发表于地学期刊Nature Geoscience(doi : 10.1038/s41561-020-0610-5)上。

 src=http://www.cas.ac.cn/syky/./W020200721545718189853.jpg现代和末次冰盛期大西洋深海CO32-截面图

相关文章
热门资讯
摘要:9月28日-29日,《两岸关系》杂志社社长任勉一行3人来漯河临颍就陈星聚杯太极拳比赛筹备工作情况进行调...
精品推荐
摘要:摘 要: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健康人的必备素质。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热门期刊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杂志,于1991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2-1580/TF,本刊在国内外有广...
电力设备管理电力设备管理
《电力设备管理》杂志,于2016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0-1454/TM,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双月刊)创刊于1955年,是由复旦大学主办的学术刊物。获奖情况:国家“双百”期刊;1999...
敦煌学国际联络委员会通讯敦煌学国际联络委员会通讯
《敦煌学国际联络委员会通讯》(年刊)创刊于2002,由“敦煌学国际联络委员会”、“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首...
云南中医云南中医
《云南中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双百...
国际外科学国际外科学
《国际外科学》杂志,于1974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5396/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