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学术热点
行业资讯
合肥研究院揭示细胞促凋亡蛋白BAK的全新激活位点
发布时间:2020-07-13 来源: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访问: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戴海明团队在细胞凋亡研究领域取得进展,揭示了细胞促凋亡蛋白BAK全新的激活位点,BMF和HRK能够直接结合在BAK蛋白α4、α6和α7螺旋形成的沟槽上,这是一个之前没发现的新激活位点。该项研究不仅进一步完善了细胞凋亡的激活机制,而且为进一步以BAK为靶点研发诱导细胞凋亡的靶向药物提供了新的可能。  由BCL2家族蛋白介导的线粒体途径凋亡是细胞凋亡的主要调控方式。其中,BAK和BAX是线粒体膜通透的主要执行者。在受到BH3-only蛋白激活后,BAK和BAX能够形成多聚,并引起线粒体外膜的穿孔,从而诱导细胞色素c等物质的释放,激活caspase级联反应,导致细胞凋亡的发生。胁迫条件能够诱导BH3-only蛋白的显著上调,从而直接或间接激活BAK或BAX。目前已发现的BH3-only蛋白主要包括BIM、PUMA、tBID、NOXA、BAD、BMF、HRK以及BIK。之前的研究表明,BIM、PUMA和tBID能够直接通过经典的BH3结合口袋与BAK结合,从而激活BAK。然而,其他BH3-only蛋白如BMF、HRK和BIK等,能否直接激活BAK还不清楚。  该研究团队不仅在分子及细胞水平证实BMF和HRK能够直接激活BAK,而且发现, 相对于BIM、PUMA和tBID与BAK的经典结合模式,BMF和HRK能够直接结合BAK的另一个结合位点,从而直接激活BAK。通过蛋白质核磁共振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等研究发现,BMF和HRK能够直接结合在BAK蛋白α4、α6和α7螺旋形成的沟槽上,而这是一个之前没发现的新激活位点。进一步通过点突变、脂质体模拟以及细胞内研究发现,新结合位点中的一些关键氨基酸的突变能够显著降低BMF/HRK与BAK的结合能力,降低BAK穿膜和诱导细胞凋亡的能力,从而进一步证明新的BAK的BH3蛋白结合位点对于BMF和HRK介导的细胞凋亡具有重要作用。  相关研究成果以Characterization of an alternative BAK-binding site for BH3 peptides为题发表于国际期刊《自然-通讯》。合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叶开琴为论文第一作者。研究是与美国梅奥医学院教授Scott Kaufmann、Yuan-Ping Pang课题组合作完成的。该研究得到了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郑州轻工业大学等单位协助,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合肥研究院院长基金(火花基金)等项目资助。     

  BMF及HRK激活BAK依赖于新位点 (a4/ a6/ a7沟槽),与PUMA激活BAK的经典位点不同。其中a-c是PUMA, BMF, HRK的BH3小肽利用蛋白质核磁共振研究相互作用示意图;d-e是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结果示意图;f-g显示BAK F161在相互作用中起重要作用;h显示了BAK疏水表面。

相关文章
热门资讯
摘要:9月28日-29日,《两岸关系》杂志社社长任勉一行3人来漯河临颍就陈星聚杯太极拳比赛筹备工作情况进行调...
精品推荐
摘要:摘 要: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健康人的必备素质。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热门期刊
邮电设计技术邮电设计技术
《邮电设计技术》始终坚持实用性、指导性和前瞻性的办刊方针,结合国内外信息工程实践,探讨建设、设计、研究...
长江科学院院报长江科学院院报
《长江科学院院报》杂志,于1984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2-1171/TV,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
中国商界中国商界
《中国商界》杂志,月刊,于199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由中国商业联合会主管,中国商报社主办的学术...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季刊)(《仿生工程学报》)创刊于200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吉林大...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农业科研经济管理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杂志,于1993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3801/S,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
语言规划学研究语言规划学研究
《语言规划学研究》(半年刊)创刊于2015年,由北京语言大学主办,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