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学术热点
行业资讯
预热燃烧技术应用于煤粉锅炉氮氧化物无氨原始排放获进展
发布时间:2020-06-05 来源: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访问:

  63日,采用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预热燃烧技术的兖矿鲍店矿电厂40t/h煤粉预热燃烧锅炉经第三方测试表明,以烟煤为燃料,不采用烟气净化措施,锅炉氮氧化物(NOx)原始排放浓度在82.3~94.5mg/m3(按氧浓度6%折算)之间。这表明该锅炉成为世界首台氮氧化物原始排放浓度低于100mg/m3的煤粉锅炉。该锅炉是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高效清洁燃烧关键技术与示范”项目的示范工程。

  现有煤粉锅炉NOx原始排放平均水平在200-450mg/Nm3左右,必须通过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等烟气净化系统才能实现NOx排放达标。净化系统初投资大、运行成本高,严重影响企业效益。且为控制NOx超低排放往往需要投入过量氨水,致使氨逃逸进而引发锅炉尾部腐蚀和大气二次污染。

  在先导专项支持下,工程热物理所开发了煤粉预热燃烧技术,旨在通过燃烧过程的控制,实现NOx原始超低排放。该变革性技术改变了常规煤粉入炉及燃烧方式,一方面通过预热使煤粉中的部分氮元素转化为氮气,实现煤氮的提前脱除,从源头控制NOx的生成;另一方面显著改善了入炉燃料的燃烧特性,燃烧强稳定性加大了NOx生成的深度分级控制,同时削弱了煤种对燃烧过程的影响。该燃烧技术集高效燃烧与NOx控制为一体,相较于现有技术,省去氮氧化物净化系统,无需使用净化设备和氨水等还原剂,运行成本大幅度降低,且不存在二次污染,清洁、高效、低成本,将有力推动行业的技术装备升级。

  预热燃烧技术的推广应用,将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一台40t/h煤粉锅炉为例,相较于现有技术,采用预热燃烧技术,每年可减少生成NOx200吨、节省氨水800吨、降低维护和运行成本约100万元。我国仅60t/h容量规模以下的工业锅炉就有约49万台,总规模达450t/h,如果10%采用预热燃烧技术改造,每年可减少生成NOx225万吨、节省氨水900万吨、为行业降低维护和运行成本100亿元。

  此前,煤粉预热燃烧技术已在MW级中试规模实现了NOx排放低于50mg/Nm3;在山东、陕西等地开展了燃用煤和纯烧超低挥发分燃料的工程示范,实现了NOx排放低于200mg/Nm3,并成功验证了该技术超强的煤种适应性和超宽的负荷调节性。此次第三方测试表明该技术的实炉NOx原始排放水平已推进到低于100mg/Nm3的水平,下一步研发团队将向实现NOx原始排放低于50mg/Nm3发起冲击。

相关文章
热门资讯
摘要:9月28日-29日,《两岸关系》杂志社社长任勉一行3人来漯河临颍就陈星聚杯太极拳比赛筹备工作情况进行调...
精品推荐
摘要:摘 要: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健康人的必备素质。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热门期刊
郑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郑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郑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由郑州工业大学主办的社会科学方面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季刊,国内外公开发...
公司治理评论公司治理评论
《公司治理评论》是由李维安编写、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书,是关于公司治理方面的参考书。主要栏目:研究...
三角洲三角洲
《三角洲》(双月刊)创刊于1979年,由江苏省南通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本刊2002年改版为校园文学杂志,走出了...
功能与分子医学影像学功能与分子医学影像学
《功能与分子医学影像学(电子版)》杂志(季刊)创刊于2012,是由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主管、人民军医出版社主...
运动精品运动精品
《运动精品》杂志,于198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5-1296/G8,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
能源化工能源化工
《能源化工》杂志,于198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2-1856/TQ,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