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北(NWC)位于欧亚大陆内部,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异常对当地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已有的研究指出,西北降水年际异常主要受“干旱环流”的影响,包括上游新疆脊和下游东亚大槽强度的变化。但对于“干旱环流”的形成机制尚不清楚。
利用观测和再分析资料,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季风系统研究中心博士殷晓雪和研究员周连童研究发现,影响西北冬季降水的“干旱环流”主要受ENSO和中纬度北大西洋(MNA)海温的调制;ENSO通过海气相互作用等过程影响日本上空(反)气旋式环流异常,MNA海温异常通过激发欧亚遥相关(EU)型调制“干旱环流”的位相和强度;当ENSO和MNA海温反位相存在时,造成的环流异常处于同位相,西北冬季降水异常最强。研究成果发表于Journal of Climate。
此外,文章的通讯作者周连童还指出,ENSO和MNA对中国西北地区冬季降水的影响在1990s中期以后显著增强。这主要是由ENSO和MNA海温反位相关系在1990s中期以后变强导致,ENSO激发的PNA波列是造成这种负相关关系增强的原因。在1990s中期以后,ENSO和MNA指数可以很好地回报西北冬季降水的变化。
MNA和ENSO影响大尺度环流和中国西北冬季降水的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