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学术热点
行业资讯
植物叶际微生物群稳态维持研究获进展
发布时间:2021-05-06 来源: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 访问:

  4月8日,《自然》(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A plant genetic network for preventing dysbiosis in the phyllosphere 的研究论文。这项工作由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辛秀芳研究组与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何胜洋研究组合作完成,该研究对认识植物叶际微生物群的稳态维持机制以及植物微生物群领域向功能性研究转变实现了重要推动。

  植物的地上部分可统称为phyllosphere,而这其中的叶片组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能量代谢的中心部位。与植物根部类似,植物叶片的表面和内部存在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群;但是相比对植物根际微生物群的许多研究,目前对植物如何控制叶际微生物群的稳态以及叶际微生物群的平衡如何影响植物健康生长还知之甚少。

  该工作前期的一项研究发现一个拟南芥的基础免疫和叶片水分平衡缺陷的四突变体(fls2/efr/cerk1/min7)植物在高湿度环境下会出现叶片内部细菌菌群过度繁殖和叶片黄化/坏死的表型(Xin et al., Nature 2016)。这表明叶际微生物群失衡会破坏植物健康。该工作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人工合成微生物群”(synthetic community),并通过细菌16S rRNA基因和基因组测序、“无菌植物培养系统”(Gnotobiotic system)等实验明确了突变体植物的叶际微生群由“正常”变为“失衡且对植物有害”(dysbiotic)的状态并导致叶片发生类似病害的表型。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突变体中重要免疫和水分平衡通路的缺失以及不同菌种之间的互作(抑制作用)导致了细菌群落结构的改变。此外,该工作还发现拟南芥另一个基因CAD1突变也会导致类似的细菌群落结构失衡及叶片坏死表型,并进一步发现CAD1功能与FLS2/EFR/CERK1/MIN7等相关,因此这几个基因存在于一个网络来共同维持叶际微生物群平衡。对植物微生物群稳态机制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将来设计和改变植物微生物群落结构,从而改善植物生长和抗逆等性状,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服务。

  该工作由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何胜洋研究组、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陈桃(密歇根州立大学访问学者)、中科院分子植物卓越中心辛秀芳研究组与王二涛研究组等合作完成。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陈桃、密歇根州立大学Kinya Nomura、分子植物卓越中心王孝林、姚玲娅等共同参与完成课题。辛秀芳和何胜洋是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该项工作得到分子植物卓越中心、美国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和Department of Energy的经费支持。

  

植物叶片结构及叶际微生物群示意图

相关文章
热门资讯
摘要:9月28日-29日,《两岸关系》杂志社社长任勉一行3人来漯河临颍就陈星聚杯太极拳比赛筹备工作情况进行调...
精品推荐
摘要:摘 要: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健康人的必备素质。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热门期刊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杂志,于198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51-1541/D,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
上海人大月刊上海人大月刊
《上海人大月刊》(月刊)创刊于1990年,由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管主办。本刊以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国际经济法学刊国际经济法学刊
《国际经济法学刊》杂志,于1998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0-1533/D,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
现代技术陶瓷现代技术陶瓷
《现代技术陶瓷》(季刊)创刊于1993年,由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中国硅酸盐学会特种陶瓷分会主办。本刊是实...
中国蜂业中国蜂业
《中国蜂业》杂志,于1934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5358/S,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
女性天地女性天地
《女性天地》(月刊)创刊于1987年,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女联合会主管主办。宗旨致力于提高妇女素质和维护妇女合...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