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搞好班级管理,提高管理质量,是一名班主任最基本的工作职责。一个班级的成功,一日靠学生的自觉,一周靠班主任的督促,一年靠精心高效的管理。
一、用辩证的方法搞好班级管理
教育家奈勒说过:“那些不应用哲学去思考问题的教育工作者,必然是肤浅的。”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运用哲学思想,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1、统揽而不包揽。班主任要全面了解学生,统一思想,把握方向,驾驭班级全局,不能“耕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例如,有的班级无论大事小事都得由班主任发号施令,事必躬亲。班主任一人包办了学生班委会、团支部等大量日常工作。其结果是,该统的没统住,该放的没放开,每天从早到晚忙得团团转。这样压抑学生干部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和调动学生的管理能力,也牵扯了班主任抓班级大事的精力。
2、果断而不武断。善于集中同学们的正确意见,及时做出决策,这叫果断;班级实情不了解,又听不进同学们的意见,独断专行,盲目决策,这叫武断。
3、热爱而不偏爱。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也是班主任搞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要做到:热爱而不溺爱,鼓励而不苛求,关心而不冷落。爱优秀学生,让他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也爱后进学生,让他们奋起急追,不甘人后。
4、辩证的理解好的环境与不好的环境。环境育人,一个好的环境使每一个学生受益,一个好的集体,能带动很多积极向上的学生,所以,班级管理要力争使每一个学生遵守纪律,同学们在安静的环境下学习!但事实上,每个班级都有纪律不太好的学生,都有学生不太喜欢的位置,“因为这些我们就不学了吗?”一句简单的反问,惊醒了所有埋怨与同位脾气不和、埋怨周围同学说话、埋怨多媒体不清楚、埋怨老师讲课声音小的学生,环境仅仅是一个客观因素,决定事情本身的是自己,自己才是主因。
二、日常管理,要重视榜样的带头、环境氛围的营造。
1、班主任要为人师表 率先垂范
孔子说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身不正,焉能正人”。处理问题对事不对人,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给班干部管理工作带个好头。
2、重视课前二分铃,学习氛围的引导
在我们班,课代表是课前的第一责任人,要负责引导全班所有同学从课间及时进入学习状态。一开始,班级管理上走过弯路,一味的要求,记录违纪同学,其结果是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引起部分同学的反感,既耽误了课代表自身的学习时间,又影响了他们学习的状态,得不偿失。现在,他们都联合同位,周围几个人,有的联合宿舍中的同学,在二分铃的时候,大声背书,他们的声音压过了课间吵闹的声音,于是越来越多的同学参与到背书中来,课间乱问题,课堂早投入问题迎刃而解。包括早饭后、午休后的管理问题,都可以用这个办法,以点带面,用学带管,起到了不错的效果。
3、建立学习型宿舍,发挥舍长的带头作用
从背一个单词、问一个问题开始,联合宿舍中最要好的同学背书,逐步营造宿舍学习的氛围。
4、换位思考,解决班干部管理班级的困难
通过《假如我是班干部》主题班会的召开,让同学们谈谈对一些棘手问题的处理办法,既强化班干部是一个服务岗位,又让其他同学理解班干部工作的困难,从而为和谐的干群关系打下基础,避免了班干部人人不愿意干的尴尬。提高班干部和其他同学的关系,还可以从班干部帮助同学、主动问学习上的问题入手,根据学习情况,班干部选择一个适当的问题,通过问题的解答,澄清了班干部是不是对我有看法或是看我不顺眼的认识,理解了其工作对事不对人的工作态度,为班干部继续顺利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管理班级,班主任要慎用表扬和批评
一棵小树,要长成栋梁,需要雨露的滋润,也需要暴雨的洗礼;需要浇水施肥,也需要剪枝打杈。没有批评的表扬只能制造思想的泡沫,没有表扬的批评只能制造思想的石碑。
1、要谨慎批评。
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批评是一种高级的教育方式,不能让它庸俗化。平时动不动就批评,批评似乎变成了责骂。动辄吓唬学生或是将学生撵回家反省,虽然我们是出于好意,但却是学生最反感的。批评要讲艺术,批评学生不是为了出气,而是为了解决问题;批评的目的不是让学生认错,而是让学生改错;教育目的不是把学生制服,而是让学生成长。
2、要谨慎表扬。
随意的表扬会贬低表扬的价值,膨胀学生的虚荣心,降低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表扬应该是不轻易示人的法宝,而平时对学生的进步,我们要多用鼓励性语言。表扬是对过去的肯定,鼓励却是对今后的期待;表扬是一种总结,鼓励却是一个新的开始;多鼓励才会让学生不断进步,才会让学生明白,他并没有达到最好,他还应该努力,这才是我们教育的长期目标。
少批评,多评价,关注那些玩皮一点的学生,让他们知道,要赢得别人的尊重,必需用自己的言行首先赢得一个好的评价;更要让他们明白,在老师的心中,他们不是朽木,是会长成参天大树的。少表扬,多鼓励,关注那些循规蹈矩、执着认真的学生,没有谁会永远是天之骄子,我们要随时准备承受更大的风浪,这样才有可能立于不败之地。
四、真心的爱送给需要帮助的学生
高三刚刚分班,一班主任对我说,你班级分到了一个难管理的学生,而且软硬都不吃,大家送他外号“小金刚”。我听到了这个消息,并不震惊,因为每个班级都有所谓的“小金刚“,都有一批学习上和纪律上的边缘生,边缘生可上可下,好的班级能够将边缘生转化为上进生,水涨船高,不断壮大优生的队伍;也有的班级不但没有抓好边缘生的管理,甚至可能因为他们的不作为,造成整个班级思想消极,上进心消退,问题不断,班级要想在这样一个环境上取得成功,难度可想而知。所以,抓好边缘生的管理,是班级成功的关键,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体现。
在我们班级,对边缘生的管理,一般遵循下面几个方面。
首先了解是前提,分清造成边缘的原因,是家庭原因还是学生本身原因,是短时情况还是长期存在现象等等,只有了解了,才能避免盲目。
其次,重视是关键,不抛弃、不放弃就是对学生最好的激励。班级成立之后,及时对这部分学生召开专门的会议,表明班级、班主任对他们的态度;与他们一起分享成功的真谛——“成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坚定进步的信念——”事在人为,志在必得。“
再次,提供边缘生成长的环境,不能急于求成,要小步勤挪,给他们进步所必须的时间和信任;搭建边缘生自己的舞台,不能老拿边缘生跟优生比较。
最后,跟踪落实,持之以恒。对边缘生的管理,不是一蹴而就的,他们要想取得成功,要比其他同学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时间,也更需要老师的激励,家长的支持,班级的包容。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