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生管理中,班主任扮演者多重角色,担负着多种责任,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要干好班主任工作,就得讲求方式方法,转变思想观念,从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树立学生主体意识,将创新思维方式运用于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之中。这里,仅从学生管理方面简要谈以下几点。
一、关心了解学生
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师树立学生第一的服务意识,要求教师在学习上、思想上、情感上等方面都必须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和自尊心,重视学生的价值,尊重学生的人格与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这也是做好赏识激励教育的前提条件。感受学生,就应该了解学生,熟知学生,你的学生在想什么,希望做什么,爱好干什么,你都要心中有数。一个班级几十名学生,他们的内心需求是不一样的。作为一名教师,无论在教学中或是管理中,很有必要换位思考一下,要站在所授课学生的年龄段上换位思考,要正确认识学生,了解学生,理解学生,更好地教育和管理学生。班主任的工作任重道远,教育好学生班主任责无旁贷,而能否做好班主任工作,关键在于教师的敬业精神。只要我们热爱自己的学生,坚持做到工作中“勤”字当头,工作才会有条不紊、层层展开、步步落实。谈到“勤”字,我们常说“腿勤、嘴勤、眼勤”,但我认为首先是勤于思考,班主任要勤于了解学生情况,勤动脑想班级的事情,更要勤动脑寻找比较好的教育契机和方法措施来教育学生。其次,要勤于疏导,要求班主任有“婆婆嘴、勤快腿、言传身、慈母心”。要经常找学生谈话,个别疏导,对学生要晓之以情,导之以行。教师只有多关心学生的感受,并时刻注意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内心感受及其变化,想他们之所想,用心体验他们的情绪变化和需求,甚至在各种教育活动中有蹲下来倾听学生的声音并与学生倾心交流的意识与行动,问一问学生的真正感受与需要,善于了解学生,能够从学生的位置看问题,能够以心换心,以情动情,才能被学生接纳并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二、尊重赏识学生
人都是有感情的。古人云“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一个人只要你深入他的心灵深处,什么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要想真正了解学生,就要喜欢他们,尊重他们,让他们感到你的可亲,可信、可靠,这样,他们才能对你敞开心扉,使你真正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和内在需求。教育需要严师,但更需要“爱”与“宽容”。教师的“爱”要以对学生的尊重和信赖为前提;对学生的“严”是严中有爱,严中有章,严而有信,严而有度。班主任要做一名细心的观察者,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他们对班级工作的意见、体贴他们的疾苦、关心他们的成长,视学生的疾苦为自己的疾苦,让学生在老师面前陈述自己的观点,谁是谁非是客观事实,说话不能以权压人,以主观看法代替客观事实。学生为班级出了力,对班级有贡献,不管是哪个同学,都应给予肯定,对学要一视同仁。作为班主任即是学生的长者,又是学生的知心朋友。作为长者应该宽厚,关心爱护学生;作为朋友应该理解尊重学生,在与学生的交流、合作、参与、和体验中,应更多地成为谦虚的聆听者,聆听学生的心声和烦恼,尊重学生的内心感受,接纳学生的不同意见,赏识学生的独特见解和表述。赏识教育是促使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和超越自我的最佳途径,赏识激励就象沐浴学生心田的阳光和雨露,学生健康茁壮成长,永远需要这种特殊的养料。所以,教师千万不要吝啬表扬、夸奖、赏识和激励。但同时我们还必须认识到,赏识教育并不是一味的、无原则的表扬,而是通过赏识,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能力、树立信心,力求在平凡、普通中捕捉搜寻闪光点,使其发扬长处,避其短处,在成功中品味、赞扬其优点、优势,以促进个性特色形成;在失误挫折之中寻找正确和有利的因素,增强自信,开发潜力。
三、鼓励信任学生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精神鞭策的作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抬起头走路。这“抬起头来”的最好方法就是肯定和赞扬。一个智商很高的学生如果整天面对的是指责、批评,他们得到的唯一信息就是“我不行”,久而久之,他们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就会心理压抑、情绪低落,随之而来的是自卑、孤僻、自甘落后。整个班级的班风、学风对全班学生的影响更是如此。所以,班主任老师要经常赞扬班级、学生的点滴进步,使班级的每一位成员都时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就会肯定自己,发现“大家能行”“自己能行”进而树立起“我班能行”“我能行”的决心和信心,大胆投入、参与班级管理活动,形成自勉自强,比学赶超,努力向上的良好局面。学生成绩或班级工作一时不理想时,班主任不要急躁,应潜下心来,找出原因、作好分析,及时和他们谈话,做到不埋怨,不批评,使他们尽快消除低落情绪,变失望为希望,力争下次取得优异成绩。在做好思想工作的同时,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帮助和引导,使他们调整情绪、放下包袱,教育学生逐步完善自我、正确认识自我。对班内不同层次的学生,班主任要多动脑子、多想办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同一层次的学生尽量排在一起,他们有共同语言,乐于在一起讨论,形成强、弱科互补,学习效果好;边缘生和优生排在一起,形成以优带弱,固优补弱,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局面。每次考试成绩出来后,对学生的成绩进行全面分析,对考的不理想的学生,做到不埋怨,不批评,及时找出原因,分别和他们个别谈话,加以指导,使他们尽快消除低落情绪,变失望为希望,力争学习成绩尽快提高。
总之,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项艺术性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首先要从思想上充分重视,其次是要工作方法得当。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工作要用心,时时刻刻把班级的事情放在心上,要有一定的思想觉悟和大局意识,工作要勤勉,对学校所布置和安排的工作要认真对待。不但要有扎实的工作态度,更要积极向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行动落实,如果能做到这些,我们就有可能做好我们的班级学生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