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摘要】激励,作为一种教育教学手段,特别是在创造师生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在转化后进生方面,具有突出的效能。适时、充分、恰当对学生进行鼓励,往往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教学效果。但是如何才能取得良好的激励效果,怎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呢?有一些问题是需要我们注意的。
【关键词】激励 教育 效果
在现在大力推广赏识的大背景之下,许多教师改变了对学生“横眉冷对”的态度,而逐步开始赏识学生,将自己在平时很少表露于学生的赞美之辞也很大方的开始使用,师生之间的关系也逐渐开始“解冻”,师生之间的关系也日趋融洽了,教师也不再“吝啬”对学生的褒扬之词了,而是积极的利用起了激励这一教学手段。
教师的激励,能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促进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适时适度,对“差生”进行激励励,可使他更新认识,转变学习态度,迷途知返,步入正途。激励是开启学生心理情感大门的钥匙,益于建立和谐、融洽、合作的师生关系。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积极向上激励对于学生学做人,学做事等方面健康发展的渗透作用,不可忽视。
可以这么说,教师的激励励对促进学生的学习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适时、充分、恰当、地对学生进行鼓励,是必不可少的教育教学手段,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课堂之上,诸如对学生说的“你进步了”、“你的表现今天不错”等的溢美之词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但是在学生的表情当中却很少看到学生能洋溢出成功与幸福的表情,一些学生甚至对于老师的表扬无动于衷,这是为什么呢?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还在于表扬本身,表扬有错吗?答案是肯定的,表扬没有错,但是错却出在如何来利用表扬,对于如何对学生进行表扬,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需要商榷:
第一、对学生的夸奖与激励变成不要变成“口头禅”。
在一些课堂之上,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老师对学生的表现做的一些肯定性评价,例如“你今天的表现不错”,“你进步了”等等之类,教师这样做,确实是在对学生进行激励,但是这样的话在课堂里面反复聘,作为成人的我们都感觉没有什么意思了,因为它出现的频率太多了,那么对于学生来说会是怎么样的呢?学生在刚开始听到这样的话时心中不免满心欢喜,认为自己得到了老师的肯定与关注,但是当他们发现老师对谁都这么说时,对于这样的肯定他们还会有多大兴趣呢?可以肯定的说时间一长,学生对这样的话再没有了兴趣,在他们看来老师对谁在说这句话,这句话只是对自己的一种敷衍。有一些学生甚至于由于这句话会认为老师一天对自己没有什么诚心,老师根本就没有关注过自己,或许他们从老师的表扬与激励当中尝到 的只是不负责的态度,你看这种激励在无形中变成一种负效应。
也许有些教师会这样认为学生是最好哄的,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学生他们有他们认识社会的方式,他们有他们独特的做事与思考方式,他们的心里面并不是空空如也。现在一些教育理论或是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他们在认识社会时往往是以哲学家的角度来进行思考问题,而且学生他们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自己的独立意识,他们对于教师的看法也在不断加深。教师如果只是一味的用一句话来哄骗学生,其效果自然不会好的,所以说“口头禅”式的激励宁可不用。
第二、表扬学生要让学生找到学生自己的兴奋点。
美国总统林肯曾经说过:“人人都被称赞,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表扬。”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这种体会,别人说我们的好,即使是在劳动恭维我们,我们心里面也感到非常的舒服,即便是言过其实,我们也会坦然的接受。但是要有人来说我们的不是,即使是确有实事,我们也会不免有些心中不快的。这也充分证明的这位总统的话的正确性。学生就更加渴望自己被表扬了。也许一句恰当的夸奖会让一个学生从此改变,但是如果教师经常使用“你进步了”,“你真棒”等等程式化的夸奖方式,对于学生来说它的效果是比较短的,我们前面也说了,这样的话在刚开始学生听了会有用,但是久了就没有什么用了。
怎么办?笔者认为要给学生找到一个兴奋点。也许会有老师说学生嘛,能有多少“花花肠子||”,他们单纯术了,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现在的学生由于从小就与各类媒体接触,过早的接受家庭教育,他们的知识面与认知程度要比我们所想象的宽与深,他们对于事物的认识与理解要远远比我们的想象,而由于学生认知不同,外加生活环境以及其它的因素的影响,学生存在差异也是很正常的,所以他们感兴趣的内容也就不同了,所以对学生进行激励时要找准“|兴奋点”,让他们明白自己哪里真正的进步了,这样学生才会体会对成功。
举例来说,一个学生由于平时字写得不好,但是在今天他的字写得有了进步,我们就应该表扬他的字;一个学生对于某一类题目经过努力自己把它学会了,我们就因此进行表扬,凡此种种,这都是我们所说的找准学生的兴奋点,让他们切实感觉到自己的成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进他们学习的兴趣。
第三、对于学生的夸奖与赏识要长期坚持。
一个学生在每一天当中或多或少会表现出在某一方面的进步,但是要是能让他们每天都以最好的状态来表现这确实有些勉为其难,这就需要教师每天要睁大眼睛来找出来他们进步之处,并及时的给予肯定,让学生及时的感受到成功,尤其是对于后进生,更要将他们的进步及时的进行肯定。
对于对于学生激励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事,而是要长期的坚持,长期让学生的心态处于积极向上的状态当中,让学生处于被关注的状态之下,就能增加他们对自己的自信心,从而也就开始喜欢这门学科。
第四、对于学生的激励要允许学生的反复。
一个后进学生经过教师所的教育渐渐的改掉了一些不良习气,但是学并不表示他们会就此错误永远改掉了,他们会在一定的程度上进行反复,这是正常现象,但是看到这种情况我们就要更加注意学生为什么会这样,同时教师也要针对学生所犯的错进行分析,并找出他们的不足之处与之前的进步之处,并在此基础上找出学生的进步之处,并对学生的进步之处进行肯定,让学生自己认识到错误,逐渐培养起学生的是非判断能力与自我管理能力。
所以说我们教师对于学生进行激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用的好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如果用不好只会适得其反。总之对学生进行激励,要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诚心,让他们从老师的激励的话语当中真切的体会到成功与喜悦,其实关键在于老师要认真对待对学生的激励,不能草草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