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教育科学 > 试论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生本”模式
试论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生本”模式
来源:互联网 sk005 | 邓红艳
【分  类】 教育科学
【关 键 词】 初中英语;“生本”;教学模式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摘  要:目前,一切为了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生本教学”正处于方兴未艾的重要阶段。本文结合教学经验,通过采取小组竞赛、课本剧表演、多媒体手段、激励性评价、师生关系建构等几个方面教学方式,从而建构一种能让学生自主、快乐学习的初中英语“生本”课堂模式。
关键词:初中英语;“生本”;教学模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传统教育理念下的“师本教育”向着“生本教育”的方向转变,关注“教师教好”转向为“学生学好”,让学生能够更加主动、积极地发展自我。初中英语“生本”课堂的建构,应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核心价值,在尊重学生个性、自由成长的基础上,在教师的辅助下,依靠学生来进行教育,并以学生发展为教育的本体,让学生尽快自己思考和行动起来,并不断的去吸纳知识,解开问题的谜团,把学习的权力和责任转移给学生,从而获取提升学习质量的崭新教学模式。
一、以小组竞赛形成“生本”课堂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能力的素质教育非常必要,那么如何有效的利用一些能够激发英语课堂活力的“生本”教学模式,便成为英语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而小组竞赛便是这些有效模式之一。在小组竞赛教学中,每个学生都作为不同合作学习小组的代表,同其他小组成员展开竞争,为他们所在的合作学习小组赢得分数,成绩优秀的小组可获得认可或其它形式的奖励。采取小组竞赛方式,能够激活英语课堂。例如,在讲授一些单词时,可采用一个比划一个猜的竞赛活动。竞赛规则:1.两个人配合,一个学生用英语解释卡片上出现的某种事物,背对的学生要猜出它的名称。2.单词必须是教室范围内的。3.全班分几个小组,教师展示一张物品或人物图片,然后面对的同学用英语来进行解释,解释对了而且同伴答对了,加一分,如果表述良好的追加一分。小组合作学习能消除学生的疲乏感,使学习成为一种来自学生内在的“娱乐”,使学生在合作中吸取集体的力量,并且轻松、愉快的展开学习沟通,有效形成初中英语课堂的“生本”模式。
二、以课本剧表演激活“生本”课堂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应该使其积极参与到教学当中,学英语更应如此,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动起来,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而初中生又活泼好动,他们有着很强的想象力和表现欲。让学生通过一定的角色扮演(编演课本剧)等游戏化形式,能够使学生与课文中特殊的语境、人物和故事开展交流与沟通。这样学生就会对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产生亲切感,更容易体会课文。同时便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兴趣,使学生不仅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而且能够怡情悦性,消除疲劳,在心理和生理上得到有益的调节。
通过这种方式,能有效的促使学生扩展思维想象力,增强语言表达和表演的能力,将生硬的英语课堂教学转变成展现学生个性与魅力的舞台,使学生在轻松的心情下学习英语。在英语课堂上,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课文改编成剧本,然后找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到讲台上进行表演。如在对Unit 3 Finding your way这一教学内容进行讲授时,可以在课前分小组,然后让学生扮演问路者与导引者,然后利用:How can I get to…?;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Go along the road.;turn left right;on your left right;How long will it take me to…?等句子来提问和回答,并且摆放教室桌椅,组织教室空间,让学生演出具体情境,问路者根据导引者的指示,找到想要去的地方。这种教学方式更加生动活泼、轻松愉快,能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求知欲。老师也可以走到学生当中去当演员,与学生一起表演。根据英语教材的内容活泼,贴近生活实际的特点,引导学生迅速进入角色,从而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使英语“生本”课堂的形成。
三、以多媒体手段装扮“生本”课堂
“生本教学”不但充分的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和潜能,还为深入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提供帮助,从而更好的使学生更有效、更自觉的掌握英语知识和运用能力。 实施“生本教学”,必须找出可供学生自主学习的载体和媒介,而多媒体便是一种良好的方式,因为它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动态为静态,化枯燥为生动,帮助学生解除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语言理解表达方面的困难,使课堂变得更加的“节能减排”、“高效低碳”。多媒体因素的运用,能够催生出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从而引导学生积极、轻松的学习英语。在教学关键处恰当的运用多媒体,把学生引入课文所描绘的意境中去,可以加深初中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在讲授Unit 4 Wild animals这一单元内容时,教师可适时合理的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如由生动活泼的flash歌曲引出本课话题,在话题讨论时,教师用课前做好的动物视频片段,让学生进入情境,切实感受到伤害动物的危害,激发他们保护动物的欲望并且调动发言的积极性。同时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思路积极发言时,英语“生本”课堂也便产生了。
四、以赞赏态度强化“生本”课堂
在教育教学中,学生的心理体验十分重要,因为它能够产生一种积极或者消极的情绪,而这种情绪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由于初中生自尊心较强,更渴望教师对自己赞赏的评价,有了教师的认同与赞赏,学生便会带着内心的喜悦,积极的投身到英语学习之中。成功是一种体验,而赏识正是要适当的给予学生这种正向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让学生找到良好感觉,培养学生较强自信心,充分提高学生的创造性,调动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促使英语“生本”课堂的形成。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对那些表现良好,哪怕是取得一点点进步的学生,都要进行如“Never give up!”、“Trust yourself!”等话语的激励,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使学生产生成功的情绪体验,看到自己的能力,满怀信心,争取更大的进步。教师应多用一些如:“Well done!”“Excellent!”“Good!”“You did a good job!”等夸奖性或鼓励性话语,此外,微笑的鼓励、和蔼的目光、点头示意或拍拍肩膀,这些简单的表情和肢体称赞语言看似普通,却能激发学生十足的精神动力。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尽力捕捉不同学生的闪光点和智慧点,认识每一个学生身上蕴藏着的巨大潜能,通过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使这些潜能得以释放和发挥,这样学生学英语的劲头才能十足,生本课堂也就顺理成章的生成。
五、以情感共鸣愉悦“生本”课堂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果教师不懂得培养师生良好关系,那么便无法建构一种更高效的“生本教学”课堂。在学生的眼中,教师扮演恶魔还是天使角色,来自于师生间关系的质量。如果教师能够以伙伴的身份融入到他们的小团体中,充当他们的一员,那么就会出现强烈的情感交流与体验。英语教师“撬开”学生的嘴并不难,但是若想学生积极、踊跃的回答问题,主动思考,那便不容易了,这也就需要建构一种师生和谐关系,在活泼、生动的课堂氛围中让学生去自由交流、体验与理解,达到情感的共鸣,营造愉悦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下而乐于主动学习,乐于帮助教师打造“生本”课堂。在课堂教学中,而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哪怕是荒唐至极、无凭无由的,都不要草率的指责他们,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观点和看法,让学生因为喜欢教师而乐学英语,因为乐学而成就“生本”课堂。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切快乐地学习英语。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清华西方哲学研究《清华西方哲学研究》
《清华西方哲学研究》创刊于2015,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主编的西方哲学研究论文集。 《清华西方哲学研究》以研究论文集的形式推动中国的西方哲学研究专业化...
南方企业家《南方企业家》
《南方企业家》(月刊)创刊于1981年,是由广东省经贸委主管、广东省企业联合会、广东省企业家协会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高端财经期刊,是聚焦华南财富的企业家...
化工与医药工程《化工与医药工程》
《化工与医药工程》杂志,双月刊,于198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在国内外有...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杂志,于199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53-1192/N,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科...
中草药《中草药》
《中草药》杂志,于197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2-1108/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药材与资源、...
国际修辞学研究《国际修辞学研究》
《国际修辞学研究》(年刊)创刊于2011,为世界汉语修辞学会编写的文集,内容涉及语言学与修辞学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国际修辞学研究》收录了中国、美国、意大利等多...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