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并非所有的多媒体都有助于课堂教学,也并非花里胡哨的画面都能促进学生的认知。目前普遍使用的教材,如《新视野大学英语》和《全新版大学英语》,的配套教学多由重点大学的英语教授和专家开发,它们博采众长,各有特点,是优秀的教学经验的集成,但同时这些教学信息量大,讲解全面,相当一部分内容是适合学生课外自学的,在教学课时量有限的情况下教师没有必要一一播放,增加学生的认知负荷,最终影响到教学的实际效果。授课之前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对已下载的教学进行修改,只保留与授课主题或课堂活动相关的内容,避免冗余和浪费。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处理好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的呈现顺序,教师话语与多媒体教学信息要实行“总量控制”,把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理解,让他们思考,让他们提问,而不能满堂灌。
2.2标记重点难点,凸显图形众所周知, 以多媒体方式呈现信息时,可综合利用多种技术手段整合图形、影像、文字、色彩和声音等, 使教学材料的呈现更直观形象。英语多媒体教学的页面布局、媒体选择、演示方式等都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认知效果。为了进一步优化教学的设计,一方面要把图形与背景明确地分离开来,处理好主要教学内容与情景背景的关系,突出重点和难点。图形和背景的关系模糊,就会犹如行人逛街般听而不闻,视而不见了。遇到英汉两种语言存在显著差异时, 多媒体英语教学设计尤其是语法教学设计, 可以通过对比方式使用不同色彩、字号、字体等标识差异, 或用动画、跳跃等形式突出差异, 加强学习者对差异的敏感性。另一方面,又要防止过多的动画效果和复杂的画面背景喧宾夺主,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冲淡了学生对学习重点和难点的关注。有些人为了增强所谓的“动画效果”,喜欢在字幕的基础上设置一些动态图像,比如闪烁的按键,来吸引学生,这样“背景”就反客为主,取代了“图形”(文本)的突显地位,而文本则没有成为被关注的部分。
在英语多媒体中,如果文本信息不由字幕文字而由有声文字来表征,那么声音文字的载体——声音就成了“图形”,与之伴随的音乐、声响或屏幕情景则成了“背景”。机场候机楼里的气氛一定是喧闹的,有时还伴有飞机起落的凄厉声,许多听力教材里都设置了类似的“场景音”以求逼真的语境效果。但是,如果背景声频增加到一定程度甚至超出了文字声音的强度,那么图形背景的关系就可能改变。背景音太杂太强,会使英语学习者难以辨别出哪是图形(文本内容),哪是背景,形成感知障碍,不利于他们听力技能的提高。
2.3多媒体相结合,直观形象英语多媒体教学把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媒体融合为一,不是各种信息媒体的简单复合,而是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的,在屏幕上将各个要素进行有机组合,并完成一系列随机交互性操作的信息技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五官并用,通过视觉、听觉、知觉的同时活动来接受信息,有利于英语教学效率的提高.
直观形象是帮助学生接受知识的第一要素,英语多媒体教学教学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一般可以记住所接受过的事情的90 %,其中,各种感官兼用的能记住50%,视觉图像的能记住34%,视觉文字的能记住10%,听觉声音的能记住20% , 英语多媒体教学带来的直观性和真实性扩充了教学手段,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言简意赅的解说,使教学过程图文声像并举,增加了教学的感染力,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可以最大限度地接受信息,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记忆能力及其综合素质,这是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所不可比拟的,尤其是对那些只靠口耳相传方式难以讲清楚的原理,英语多媒体教学更显示出它的优势。例如,语音形成的生理机制、英语发音时发音器官各部位配合活动的情况等,如果只靠教师用语言描述,学生是很难理解的。
3. 结语英语多媒体教学绝不只是文本载体由印刷“单”媒体向电子“多”媒体的简单转化,它必须传达规定的、准确无误的教学信息,体现教学目标、教学规律和教学价值,这是多媒体教学的教学性所决定的。虽然多媒体技术具有促进学习的潜在能力,但其本身并不能促进学习。只有当我们在教学中以能够促进学习的方式应用这些技术时,它们才能够真正起到促进学习的作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为英语教学提供了更好的教学情景和便利条件,但也使教学面临新的问题,比如学生的英语基础参差不齐,很多老师的教学却一层不变;整堂课都由幻灯片放映来完成的“鼠标老师”们很少走下讲台跟学生们交流。更有一些学生摸不清课堂重点,开小差,玩手机等等,严重影响了教学,因此英语多媒体教学的优化设计应该引起广泛的重视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黄匡宇. 电视新闻语言学[M].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
[2] Mayer, R. E.
Multimedia Learning [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3] Mousavi, S., Low, R. & Sweller, J. Reducing Cognitive Load by Mixing Auditory and Visual Presentation Models[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95(2).
[4] Sweller, J. Cognitive Load Theory, Learning Difficulty and Instructional Design[J].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1994(4).
2/2 首页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