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数学教学方法中要体现数学文化的功能
数学教育对数学美育、数学德育的功能一直重视不够,实际教学中只给予了极少的蜻蜓点水式的关注。
我们要培养学生人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就要格外重视数学发挥数学的美育功能,因为美能激发求知的欲望,而且兴趣和美感是引向创造的极为重要的因素。数学美具有科学美的一切性,不仅内容美,而且形式美;不仅思想美,而且方法、技巧美;简洁、匀称、和谐的美感,在数学中到处可见。数学还具有艺术美的某些特性,事实上,自从数学诞生后,就从未与艺术完全分开过。数学美一直是指引数学家前进和奋斗不息的一盏明灯。因此,全面把握数学的美育功能,并在实际教学中给予高度重视,对于数学教育而言是非常必要的。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不注重数学的德育功能,现时仅仅把数学当成一门纯技术课程实施教育,尽管可以帮助学生获得实践技能,但与我们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毫无关系,这样就分割了数学与德育的关系,实质上也是剥夺了学生的一种学习动机。经验告诉们,要让学生欣赏他们所学习的数学内容是相当不容易的。如何更好的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动机就成了我们实际教学中的首要任务,所以,如果我们不仅仅让学生欣赏数学,看到一个个美妙的定理像一串串美丽的珍珠,而且透过它们还看到人类生生不息、为之奋斗的历史画卷,必然可以净化其心灵,培养其崇尚真理的品质,那无疑是数学教育的一大成功。
3.4努力开辟第二课堂积极创造数学文化的氛围
由于数学教材所体现的教育理念相对滞后等数学教育的实际情况的制约,数学教育的人文化仅仅靠课堂教学的改革,恐怕在短期内还难以完全实现。除了狠抓课堂教育的改革以外,我们还需努力开辟第二课堂,通过在校园内创办数学橱窗、举办数学专题讲座等一些形式,积极营造数学文化的氛围。
总而言之,数学作为一种文化已在很大程度上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把数学上升到文化层面的教育应当成为新的历史阶段基础数学教育工作者共同的教育理念。当我们真正把数学文化的魅力渗入教材,溶入课堂,数学就会更加平易近人,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而且会让更多的学生喜欢上数学、热爱上数学;当然 ,这个美好的愿望能否得以实现,还有赖于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的有效实践。
参考文献:
张楚廷.数学文化与人的发展.[J]数学教育学报.2001,10(3):1-4
梁贯成.中国传统的数学观和教育观对新世纪数学教育的启示[J].数学教育学报.2001,10(3):5-7
[3] 黄秦安.数学文化观念下的数学素质教育[J].数学教育学报.2001,10(3):12-17
[4] 葛云中.未来教师教育观的三大转变[J].当代教育.2002,7:116
张景中.教育数学探索[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195-209
张奠宙,梁绍君,金家梁.数学文化的一些新视角.[J]数学教育学报.2003,12(1):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