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过程:与原型实验相反:导体在磁场中运动,观察电流表指针是否偏转。
(5)实验检验:
学生按照上述实验方案,进行分组实验,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说明假说正确。
(6)得出结论:
闭合电路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内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做电磁感应现象。这一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四、逆向思考探究模式的实施策略
1.精选原型问题原则:并不是所以问题都适合逆向思考探究模式,因此教师要提前精心选择好探究素材,找好原型问题,从而为后面的逆向思考过程提供原料。有了恰当的“原型”,根据原型进行逆向思考法的具体方法,就是“共轭对称”的方法。精选原型材料的过程也是教师运用逆向思考法的过程。
2.三次运用逆向思考法原则:探究过程中,前后共运用了三次逆向思考法,分别运用在提出新问题、提出假说、设计实验方案三各方面,从而为解决最终问题铺平道路,也充分培养了学生的两面神思维。
3.头脑风暴原则:三次逆向思考过程,都应该引导学生自由思考,相互讨论。这样,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4.实验教学原则:逆向思考法是一种创造技法,有着一定的或然性,通过逆向思考推出的假说不一定是正确的,必须通过实验进行检验。
通过长期教学实践发现,运用逆向思考探究模式可以解决许多不能直接解决或解决起来困难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探究培养了学生两面神思维和逆向思考法,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是一种良好的探究工具。
参考文献
[1].罗庆生、韩宝玲.大学生创造学..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M],2001.
[2].查有梁.教育模式.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M],1999.
[3]..科学哲学与物理探究建模.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M],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