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而知新”。复习是任何学习活动都必不可少的过程,为了在复习时避免无效信息的重复传授、无效训练的简单重复,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学和训练,我对复习进行了一些初探。
第一部分:复习的定位
复习的功能主要体现在温故知新、查漏补缺,但比起新授课来,有更大的灵活性。素质教育呼吁要让学生主动发展。主动发展就是要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应如此,复习更应如此。要做到这一点,语文复习课上就得要放手一点,放手让学生自己练,放手让学生自己悟,放手让学生自己评。因为“复习”就是再学习,“再学习”还得靠学生自己。那么教师充当什么角色呢?1.设计者——把每一次提供给学生练的内容选择编制好。2.组织者——把学生在课堂上的练习活动严密地控制好。3.指导者——学生在练的过程中遇到了难理解的问题,教师予以点拨开窍。4.检测者——每一次练习过后,都进行小结反馈,强调过关。总的一句话,教师就是做好保证学生学有成效的事。
第二部分:复习提示
1
课堂是教学质量的生命线。因此,期末阶段我们要精心设计复习课,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还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总结。在全面复习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让学生真正掌握答题的方法,使他们在考试时能有“法”可依。如:在识字方面。复习时要总结所学的识字方法,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可以归类识字、换部首识字、新旧字辨析识字等,对于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有较大的帮助。又如:在进行段的复习和训练时,除了进行一般的段落层次划分训练外,教者还必须深入讲析分段的一般方法:诸如按事情发展顺序划分、按时间先后划分、按地点或空间位置变换划分、按总分关系划分、按材料性质划分等。只有重视了方法的运用,学习才会变得轻松有趣,学习能力才会不断提高,切实提高复习课的质量。
2
复习是把知识系统性的进行总结和归类,然后运用所学过的方法进行查漏补缺,使所学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更清晰,更有条理。因此功夫还要用在平时,不要在考试前给学生做大量的习题,盼望着把平时落下的内容全补上,这样不仅加重学生的负担,也不会收到太好的效果,反而会使有的孩子感到考试前的复习比平时学习还重要,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平时认真学习的良好习惯。因此我们要精心设计练习的形式,根据班级复习计划设计相应的复习内容,复习形式,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养成良好习惯,真正提高复习效率和学习兴趣。
第三部分:复习建议
我们把复习的内容分为五个方面:汉语拼音部分、识字写字部分、阅读部分、口语交际和写作。
每一项里面又包括三方面的具体内容,即:学习目标;要掌握的知识要点;可以采取的练习形式及一些建议。
复习中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1、处理好复习与考试的关系,不要以应付考试而复习。应该以复习旧知、培养能力为主要目的。做一题,学一法;会一类,通一片,真正做到精讲精练。
2、处理好教材与资料的关系。教材是专家们经过反复论证,精心设计的。训练是有针对性的,且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因此,复习时应以教材为主,资料为辅,没有课内的“一”,哪有课外的“三”。
3、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坚持“三为主”的原则,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这三个基本原则。
第四部分:复习把握好方向
1、重视积累
根据课标的理念和总目标的要求,做到立足教材,多维拓展,即充分利用教材,体现知识序列,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媒体、网络等资源,选择、编制复习内容,以加强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现知识积累的灵活和开放性。
2
选择一种形式,如阅读、作文等,把各项基本知识和能力培养的要素进行组合,融合其中,在正确理解和把握课程目标所蕴含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着重体现学科知识的序列和目标的综合。
3
要平衡“基础知识和能力”与“重视个性发展”之间的关系。科学规划内容的难易度,让每个学生都能展现自己的智慧水平,使每个学生通过复习,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
如果每位老师都能充份利用好语文复习课并教给学生自主复习的方法,语文复习也能焕发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