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教育科学 > 勿让电子产品蚕食孩子们的暑假生活
勿让电子产品蚕食孩子们的暑假生活
来源:互联网 sk004 | 韩金霞
【分  类】 教育科学
【关 键 词】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如今,我们已经离不开电子产品。电视、电脑、手机、Ipad、Ipoin等电子产品陆续闯进我们和孩子们的生活。

  电子产品给我们带来的高效、快捷、便利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它也是一把“双刃剑”。 暑假来临,家长勿让电子产品蚕食孩子们的暑假生活。

  在2-3岁幼儿早教活动中,教师发现十余名幼儿来园期间注意力不集中,不喜欢听老师讲故事,对玩玩具也不感兴趣。在分别与家长进行个别约谈后,很惊讶地发现,这些孩子具有一个共同的习惯就是喜欢玩电子产品。有的家长在自己做家务、朋友聚会或者忙活自己的事情时,塞给孩子手机、Ipad或者插入碟片,幼儿就会乖乖地安静下来,所以时常请电子产品充当“保姆”角色,觉得又经济又省事;有的家长则看重电子游戏、网络学习软件对于幼儿智力开发的价值,所以定期为孩子下载相关的益智游戏等学习内容,以电子产品代替“玩具”;有的家长觉得电子产品很时尚,且一学就会,别人家的孩子有,自己的孩子也应该接触才不至于落后于时代的发展。

  随后,在对174名2——3岁婴幼儿“电子产品与幼儿生活的调查”中,发现64%的婴幼儿玩电子游戏,其中18%的孩子经常玩甚至每天玩,13%的孩子每天玩1小时以上,5%的孩子每天玩2小时以上;71%的家长选择“安排孩子看动画片,家长趁机做家务或看报纸或休息放松”。

  因此可见,电子产品作为文明时代的“标志产品”,如果不以理智的眼光、睿智的策略加以利用的话,对于自控力比较弱,而吸收力特别强的幼儿来说,可能成为电子产品的“最小却最无辜的俘虏”。

  主动和被动

  无论是动画片,还是电子游戏都是无数个连续画面快速播放的过程,大脑还没来得及反应时,就会呈现下一个画面,所以总是处于被动接收状态,而这些快速输入的画面却色彩鲜艳、不断变换动态,对于好奇心很强的孩子来说,具有无比的吸引力。看起来孩子们很专注,然而如果孩子长时间沉浸其中,经常受其被动掌控,大脑主动思考的意识就会缺乏,自发的思维积极性受到抑制,注意力也处于外控状态,自身需要自然发展的自主性、注意力、思考能力均会受到影响。

  被动的“专注”与幼儿观察社区里大树底下的蚂蚁、拿着丢弃的储物纸盒反复地倒装杂物、操作摆弄积木、阅读儿童图画书等都大不相同。此刻的“专注”情境中,幼儿处于主动思考的状态,主动驾驭自然事物、玩具、图书。即使图画书的画面是静止的,但仍然需要儿童自己动手翻阅,依据个人兴趣决定阅读速度和方式,依赖于幼儿主动的观察、分析、对比、思考、判断……

  温暖与冷漠

  有时手机、电脑、电视等能够让孩子不寂寞、不哭闹,但它们只是看似热闹却冷漠的机器而已,缺乏情感的“高级保姆”只能将固定的内容传播给孩子,孩子会长时间处于“沉默”的倾听状态。跟随点读机朗读也是模仿复读,而不是生发于孩子的创造。所以电子产品因缺乏即时互动的能力而不适宜于充当“保姆”角色,因为孩子的智慧恰恰是在互动中形成的。更甚者,孩子的心灵成长需要温暖的人际关系。孩子是有着高兴、生气、着急等不同情绪反应的“人”,需要成人的灵敏回应和亲情陪伴。所以经常性地让电子产品陪伴孩子,甚至成为习惯,会对孩子的语言、情感以及社会化发展都带来不利影响。

  在年轻父母脚步匆匆地为事业奔波的同时,希望也能腾出时间陪伴孩子们,因为与孩子面对面地交流、一起玩玩具是最好的教育方式。谨防电子产品占据孩子的游戏时间,或者霸占父母的休闲时光而让孩子失去与父母互动交流的宝贵时机。

  瞪眼看与动手做

  有不少家长定期为孩子从网络上下载游戏,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操作学习,认为电子游戏也可以有效促进孩子发展。然而让我们以电子拼图游戏和积木游戏为例看看他们对幼儿发展的价值有什么不同。

  电子拼图游戏

  积木游戏

  操作对象

  二维空间的屏幕操控

  多维空间的实物操作

  操作方式

  以视觉参与为主

  视觉、听觉、触觉、空间知觉等多种感官综合参与

  操作过程

  随意性试误为主

  可随时尝试、调整,自己决定活动的内容和方式

  创造性空间小,玩法与结果是提前预定好的,不能依自己的意愿、水平而自主做决定

  创造性空间大,可以随自己的意愿、水平操弄,创造自己喜欢的任何作品

  只能给予正确与错误的反馈,而这些反馈是预定程序。

  自我反馈活动的成功与失败,适宜与不适宜,是不断自我判断、自我评价、自我反思的过程。

  操作结果

  外在的游戏奖励

  内在的成功体验

  从对比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知道,电子游戏将孩子束缚在一个有限的活动空间里,无法激发幼儿的活动潜能,将孩子封闭在一个狭小的领域里,无法与外界特别是具有丰富情感的人建立起亲密的关系。仅仅看到电子游戏给孩子带来的那一点发展成效,就太片面了。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的智慧出在手指头上。”尽管信息时代里,电子产品充斥了孩子和大人的世界,然而玩具给孩子带来的乐趣,其蕴含的发展价值,是电子游戏所永远替代不了的。特别是从长远的观点来看,生活中的探索学习、与玩具相伴的游戏能够激发孩子探究的兴趣、好奇心,动手操作的欲望以及自我观察——自我判断——自我评价的意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只有在真实的动手活动中,孩子才能真正体验到我能行,我有驾驭环境的能力,我有调控自己的力量,并逐步形成积极的自我。积极的自我将决定孩子是否愿意积极探索生活中的新奇事物,是否能勇于面对困难、挫折、错误,是否乐于承担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而这些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将为孩子的一生奠基。

  电子产品的本旨是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加快速畅通、便捷多元,人具有能动性,具有思考力和掌控力,永远都应是电子产品利用的“主人”,而不是被动地受到掌控和奴役。我们应努力去挖掘电子产品的优势,让电子产品为孩子们的生活增添光彩。

  例如幼儿遇到成人难以回答的问题时,共同从网络中搜集科学知识,在满足幼儿的好奇心的同时,也激发他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在生活中遇到难以解决的小问题时,与孩子一起从中寻求解决策略,在利用他人提供信息的过程中,体验网络给生活带来的方便;节假日期间难以与远方的爷爷奶奶见面时,通过手机或者电脑视频表达问候与祝福,让幼儿体验即使居住得遥远,但电子产品依然能拉近我们的距离。此时电子产品成为连接亲情的纽带,学习探究的方便工具,生活的好助手、分享思想和美好事物的虚拟空间。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由全国70多个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联合主办,分A、B两辑出版。国内统一刊号:CN31—1399/TK(A辑,中文版);CN31—1563/T(B辑,英文版)。中文版和英文...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杂志,于199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5388/Z,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高...
国际老年医学《国际老年医学》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于198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22-1399/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原著 、...
职业技术教育研究《职业技术教育研究》
《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月刊)创刊于2003年,是由辽宁省民办教育协会主办,以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民办教育机构及学校和培训部门的管理者、教师、教科研人员为主要读者...
天津纺织科技《天津纺织科技》
《天津纺织科技》杂志双月刊,于196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由天津纺织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主管,天津纺织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纺织服装研究院主办的学术...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曾用名:《钢铁研究学报》(英文版)(月刊)于1994年创刊。邮发代号:82-767,是由钢铁研究总院主办的冶金类学术性刊物。 《Journa...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