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工作也得到了极大的促进,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尽管如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仍然受到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致使学生的素质教育工作受到一定的阻碍,针对这一情况,本文重点探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如何灵活运用的,并提出一些参考性建议供教育工作者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问题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教育事业改革的步伐逐渐加快,并已取得了良好的改革成果。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方法逐渐退出教育舞台,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呈现出更为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沿用多年,尤其是在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身上,更是一时无法改变,加之他们接受多媒体技术的速度较慢。从而导致目前在很多学校的教学中仍然呈现出传统教学的“影子”。针对上述情况,本文重点探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参考性建议供教育工作者借鉴。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尽管我国教育部门近些年大力推动教育体制改革,提倡先进的教学方法改革,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教学弊端。传统的教学理念在很多教师心中已经根深蒂固,尤其是一些具有多年教龄的老教师,由于精力以及思想等因素影响,其教学创新意识比较淡薄,上进心不足,而其在学校中的地位优势又是不可动摇的。尽管其教学模式已经体现出明显的滞后性,但是,领导多数情况下也是无可奈何,顶多就是旁敲侧击。这样,不仅影响到其所带班级的学习成绩提高,还会影响到其他年轻教师的教学方法的创新运用。现阶段,我国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不再是教会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机械性记忆,而是要学会灵活运用,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然而,目前来看,很多教师的教学工作仍停留在“教师讲,学生记”的层次上。
二、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改革
(一)从学生和教学内容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组织数学智力活动,让学生在真实思考和创新的体验中构建知识,学习方法,增长智慧
对于小学生来讲,单纯的概念性讲解,很难加深学生的记忆,并且,学生对这些概念多数停留在字面上,并没有深层次的理解,从而也就谈不上知识的灵活运用,进行创新性思维。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抓住学生的心理,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设计出一些具有创新性的数学智力活动,并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其中,使得在这一过程中,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主动的进行思考,并与同学之间进行讨论,对所给出的信息进行深度挖掘,最终制定出最为合理的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思维更加的严密,并培养出团队合作的精神。
(二) 真正树立学生是教学活动主体的思想
我国近年来,提出科学发展观,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调动学习的主体性,使其能够在自我钻研、自我分析的过程中,培养出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中,大多数的教师都没有真正的将这句话落到实处,只是局限在表面上。要想真正实现这句话,教师应该真正的转变思想,从心里明确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师将自己定位在一个参与者,而不是一个权威的讲授者。
经过了较长时间的实验、摸索、总结,觉得要解决这个问题,应彻底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建立起一套新的课堂教学结构。其中的教学思路是“问题情景展示问题—操作、探讨、交流—总结、应用、拓宽”。比如过去上复习课,老师系统整理知识,学生听完后,完成一些相应的习题,总结一下,就算是复习告终了。现今大改过去的上法,知识的脉络由学生分小组独立整理,练习题在教师的引导下互相设计,交流练习。就拿分数应用题的一节复习课来说吧。学生用表格、树枝图、迷宫图、实物图等多种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整理思路,不管哪种形式,都把这一单元的知识联系、解题规律揭示得清清楚楚。在交流过程中,还允许同学们提出问题,进行答辩,关键的环节还能举例说明。特别是有一个小组设计了一棵彩色的大树图,用根、茎、枝、叶把有关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在知识和解题方法上的内在联系、基本规律、把握本单元的知识基础,形象有趣地展现在大家面前,再加上巧妙的练习设计,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又使得这节复习课更加具有情趣,也更加具有深度。
(三)、积极营造自然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儿童的天性是活泼好动,乐意在游戏和活动中学知识,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但在传统的课堂上,往往被过于严肃的“管教”和“八股式”的套话,把好问好学的积极性压抑了下去。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提倡教师办好三件事:1.保证学生在探讨问题时,有宽松的气氛,必要时,可以下位,可以重组小组,甚至大声争辩;2.理解童心,允许学生用自然的、带有童趣的语言表达思想,交流意见;3.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这样就可以大大解放了学生,也大大解放了老师,课堂上呈现出一种积极的、向上的、自然的、和谐的新景象
三、小结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小学数学的教育工作也是发生了明显的改进,并且,更加的适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并且逐渐由应试教育模式朝着素质教育模式转变。尽管如此,毕竟还处于改革的初期阶段,很多方面都需要逐渐的完善。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一定会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为学生的将来学习以及工作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行元.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几点思考——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体会[J].
学周刊.
2011,14[2]
王丽娜,
张生,
梁文鑫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