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旅游管理 专业教育 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为辽宁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沈阳工学院—沈阳假日大厦有限公司实践教育基地)(项目编号:辽教发〔2013〕126号)研究成果之一。
1.引言
21世纪,作为世界第一大产业的“无烟工业”—旅游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市场竞争也将日趋激烈。中国将是世界旅游市场竞争最富活力,也是旅游市场竞争最为激烈的地区之一。竞争呼唤人才,呼唤着人才素质的提高。这既为我们发展旅游高等专业教育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使我们的旅游高等专业教育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严峻的挑战。因此,培养具备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高素质人才,旅游专业高等教育责无旁贷。
2.高等院校旅游管理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分析
2.1 旅游管理教育资金不足
现阶段,高等院校旅游管理教育虽然规模发展极其庞大,高等旅游管理教育学校130多所,在校学生15000多人。具备办旅游管理教育资格的学校也在办,盲目地扩大规模导致学生毕业很多难以就业,国家对旅游管理教育也无法进行重点倾斜投资,只能平均分布经费。这样一方面,每个学校感觉自身经费不足,教育实力薄弱,另一方面,国家对旅游管理教育又投资较多,双重矛盾制约着旅游管理教育深入发展。
2.2 旅游管理教育人才缺乏
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虽然培养了一批专业技术人才,但是高层次的尖端人才依然缺乏,尤其是具有实践经验的高级旅游专业管理人才不足。我国现有的从事旅游管理教育的教师队伍多是学校刚毕业的,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很多时候教学水平出现心有余力不足的现状。教育理论和实践的脱节影响着旅游管理教育学科的发展和提高。
2.3 旅游管理教育实践环节短缺
高等院校旅游管理教育80%还停留在单纯的课本理论教学上。但是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只有加强教育实践的环节,才能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强化理论。因此,只有在教学计划中加强实践环节,从理论课本中增强针对性和实用性,方能跟得上时代的发展,适应国际对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需求。
2.4 旅游管理教育教学质量偏低
旅游管理教育应该适应时代的发展,具有前瞻性。尤其是教材的教学内容上应该尽量超前设置,预测到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发展动态。但是当前的教学仍然停留在十年前的教材上,严重与时代发展脱节。整体的学科建设的滞后性使得教学质量呈现偏低水平,学生毕业往往还需要再进行培训,重复回炉现象严重。
3.高等院校旅游管理教育发展的对策与思路分析
3.1 旅游管理教育发展的定位要合理
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应该对不同层次的教育侧重点有所不同。例如,专科层次的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应培养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本科层次的培养过程应培养综合型管理人才;研究生层次主要面向科研、教学部门和企业决策层,强调培养学术研究和专门管理的能力。同时,应建立严格的教学评估体系,形成优胜劣汰的公平竞争机制,努力促进旅游管理教育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从教育基础上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切实的人才保证。
3.2 旅游管理教育发展的专业培养目标要调整
根据未来旅游市场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需求容量及需求类型的调查和分析,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为:面向21世纪国际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合理的知识结构,宽广的宏观视野,能适应旅游业各类工作并且具有开拓性、创造性和应变能力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
3.3 旅游管理教育发展的教师队伍要建设
教师队伍的素质同教育的质量息息相关,学生素质的好与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与低。面向21世纪实施素质教育重要的问题是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使每一位教师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崇高的精神境界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充分发挥教师在素质教育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旅游管理教育发展的观念要更新 随着世界旅游业迅速发展,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不仅应该具有宽泛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的管理理论,而且还应该具有实操技能和创新意识,准确的判断和决策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外语交流能力。 旅游管理教育发展的教学体系要调整 旅游教育是基础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统一,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教育体系,它不仅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同时又有自身强烈的行业特点,因此实践目标应成为指导旅游专业教育具体过程实施的方针和检验评估旅游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准。 旅游管理教育发展的教学课程要改革 旅游管理教育的中心任务是提高教学质量,它取决于课程、教材、师资和教学方法的科学化。其中按照旅游管理教学目标的要求设置课程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现代旅游高等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应强调“专业”基础上的综合性。目前高校课程改革强调宽口径和综合性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也不能不重视专业性。旅游管理是相当综合性的专业,其专业设置涉及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各种技术与工程科学。因此,简单地以外语加技能或通过大量开设基础课程以压缩专业课程来设置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做法显然是不合适的。
参考文献:
[1] 阿吉买买提. 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探析[J].时代报告.2013
[2] 吴红. 构建教学与科研互动模式培养应用文科创新人才—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 科技咨询导报,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