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工区域是幼儿园中必不可少的游戏区域,剪贴是小班幼儿主要的美工活动形式,如何在美工区域中投放剪贴材料,笔者认为可以围绕主题活动开展、其他区域开展以及幼儿发展层次三方面进行探索实践。
关键词:剪贴材料、主题活动、其他区域、幼儿发展层次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包含着绘画、手工、美术欣赏三大部分。这三种活动形式相对独立,各有特色,但也相互联系,是幼儿美术学习与体验的重要形式。而3岁左右的小班幼儿肌肉协调能力较差,表现力不够丰富,注意力容易转移,随意性强。因此,剪贴活动更加适合他们的年龄、能力和兴趣。针对这一特点,在小班美工区域游戏中,教师需要有计划、有目的、有层次的进行剪贴材料的投放。
在笔者对于小班美工区域所投放的剪贴材料观察中发现,材料的投放大多数为废旧纸张、画报、剪刀、胶水等基本物品,普遍存在着种类少、与其他区域无关联、层次不明显、可操作性较差的情况。在笔者进行的教师美工区域材料投放调查中,参与调查的共计22位教师,其中认为美工区域材料投放“十分重要”的为22位,所占比例为100%;认为在美工区域中剪贴材料投放中存在困惑的教师比例为18位,所占比例为81%。如何将美工区剪贴材料做到有效投放,笔者认为可以围绕以下三方面进行尝试与探索。
一、美工区域剪贴材料的投放与主题活动开展相结合。
主题活动具有系统性、灵活性以及可操作性等优点,并注重对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区域活动也是主题活动的一部分。在美工区域中,剪贴材料的投放与当前开展主题的适时结合,既能使主题活动更加系统、全面,也使剪贴活动更加符合幼儿当前兴趣及需要。以建构课程为例,在开展《好吃的水果》主题活动时,教师可在美工区域中投放各色美工纸以及各种水果轮廓图,供幼儿进行与各水果颜色对应的美工纸剪贴,制作水果的美工活动;在开展《小小蛋儿把门开》主题活动时,教师可在美工区域中投放各色美工纸,黄色纸做“蛋黄”,白色纸做“蛋清”,绿色纸做“蔬菜”以及其它材料,供幼儿剪贴在做好的“盘子”里,制作香喷喷的“蛋炒饭”。在开展《下雨的日子》的主题活动时,教师可在美工区中布置蓝色的天空背景图以及超市海报纸,供幼儿进行故事《糖果雨》的延伸游戏,剪下海报纸上自己喜欢的物品并贴在天空背景图上,下一场自己喜欢的“雨”。与丰富的主题活动相结合,使美工区剪贴材料的投放做到了常换常新,大大丰富了美工区域游戏内容。
二、美工区域剪贴材料的投放与其他区域开展相结合。
幼儿园区域游戏包含着角色、建构、美工、益智、表演等若干类,按照开放性质划分可分为封闭式区域、半封闭式区域以及开放式区域三种。各个区域既可互不干扰,也可互相流通。在笔者的观察中发现,本园的美工区域中,无论是小班,或是中、大班,多是几个孩子安静的进行剪贴,以封闭式游戏为主。但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他们的交往能力普遍较差,所以能够沟通、互动、交流的开放式区域更加能吸引他们的游戏兴趣。相对封闭的美工区,其实也可以通过剪贴材料的投放而实现与其他区域的交流与互动。例如,教师投放画有直线的白纸,幼儿可进行剪贴做成“面条”,送给娃娃家或点心店里的其他同伴;教师投放各色彩色手工纸,幼儿可将其剪成长条并粘贴成环状并环环相套,制作成彩带,送给超市、理发店进行环境装饰。幼儿从与其他区域的互动中,既获得了对自身美工作品被接纳的自豪感,也提高了自身的交往能力。
三、美工区域剪贴材料的投放与幼儿发展层次相结合。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在艺术活动中面向全体幼儿……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在美工活动中,个体差异也在幼儿动手能力方面得到体现。教师在美工区域的剪贴材料投放中,如提供过易,则不利于能力较强幼儿的进一步提高;提供过难,则会使能力较弱幼儿逐渐丧失参与剪贴游戏兴趣。因此,剪贴材料的提供,应充分考虑幼儿发展层次,难易结合,服务于全体幼儿。例如,在进行线条剪贴练习时,教师可分别投放以下三种材料:白纸,进行“雪房子”游戏,即随意将白纸剪成碎片制作小雪花,并粘贴在“房子”上进行装饰,适合能力较弱幼儿,使其增加对剪刀使用的练习;画有直线的彩色美工纸,进行“看谁剪得长”游戏,即剪好长条后幼儿将长条粘起来,比比谁的最长,适合能力一般的幼儿,使其巩固对剪直线技能的掌握;画有波浪线的蓝色美工纸,进行“美丽大海”游戏,即幼儿将美工纸沿波浪线剪下并装饰在大海背景图上做大海波浪,适合能力较强幼儿,使其学习波浪线的剪法。不同层次剪贴材料的提供,适应了不同能力层次的幼儿水平,在有趣的情境辅助下,所有的幼儿都能在适合自己能力的剪贴材料中获得成功和提高。
剪贴活动作为小班幼儿的主要美工活动,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幼儿未来对于美术的兴趣、探索态度和尝试方法。因此,如何合理、有效的投放剪贴材料,使幼儿的美术水平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尤为重要。剪贴材料的投放,除了与主题活动的开展、其他区域的开展以及幼儿发展层次的结合外,还需要教师根据幼儿区域游戏情况进行不断反思,不断调整,才能更加贴近幼儿兴趣,更加符合幼儿美术发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