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教育科学 > 产学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涵义界定与基本特征研究
产学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涵义界定与基本特征研究
来源:互联网 sk004 | 贾兴华
【分  类】 教育科学
【关 键 词】 产学一体化;涵义;基本特征;研究,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论文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脚步的不断加快,各个国家在互相争夺人才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对人才的培养。产学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产生由来已久,在我国上个世纪的80年代初开始借鉴产学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应用于我国的中职教育中。通过研究其涵义,明确其基本特征,用以指导中等职业教育实践。

  关键词:产学一体化;涵义;基本特征;研究,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脚步的不断加快,各个国家在互相争夺人才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因为这是保证在经济领域的竞争中是否能够长期占优势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和社会分工是复杂和多层次的,因此,它所需要的人才也是多方面的,不仅需要相当数量的高级技术人才,而且更需要大量的中级和初级技术人才和熟练的劳动后备力量。我国的中职教育就是担负这一历史重任的教育。因此,有必要研究清楚产学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涵义界定、基本特征,用以指导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

  一、产学一体化教育模式的涵义界定

  产学一体,它早已经不是一个新概念。最早是在上个世纪50—60年代被西方发达国家明确提出来,以后逐渐被这些国家在教育中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固定下来,并沿用至今,而且又有了充分的发展。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就曾经指出:“从工厂制度中萌发了教育的幼芽,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这就充分说明了教育与生产相结合,产学一体化、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由来已久。在现代,又由于当今世界各国国情、体制、经济、科学技术的不同和发展,又赋予了它一定的新的形式和新的内容。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对准的是大专院校,而产学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对准的是中等职业教育。

  产学一体化,也可以称为产学合作,或者称为产学结合及校企合作,产即生产、企业,学即教学、学校,产学一体化是指企业与学校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强大的教育教学、生产一体化的先进系统并在运行过程中体现出综合优势。尽管有的专家、学者对它还有另外的解释,但已不是我们所要讨论的主要范畴。产学一体化教育,它是中职教育所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中职教育的产学合作,尽管产学为主体,但是,中职校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问题,教育教学中的师资队伍的建设与提高问题,各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建设问题,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的问题,合作企业开发与建设问题,合作企业在生产中及发展中产生的新问题等等,所有这些,都是合作校企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这些就是中职教育产学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界定,这也是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职教育与西方发达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体制条件下中等教育重要区别之一。

  二、产学一体化教育模式基本特征

  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思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的教育理论以及胡锦涛总书记科学发展观的教育理念,全方位地考察产学一体教育模式,中职教育的产学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一)阶段性

  中职校学生都是经过了一定的基础教育(初中、高中)阶段,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化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限的,在建设社会、发展生产,提高物质和精神生活的能力等诸方面非常缺乏,所以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要求,对其进行能够从事某种建设事业方面的教育,培养其建设社会主义的本领,使其成为中等技术人才和熟练的技术劳动者,既不是高等文化教育,也不是高等职业教育。从教育方针、教育目标以及教育内容和方法,人才培养模式都要适合中职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

  (二)全面性

  中职校学生不仅是长知识、长才干的时期,也是长身体、形成全面思维的时期。所以在照顾到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形成和增长的同时,又要照顾到学生生理素质的不断提高,更加兼顾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完善,牢固地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素质,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方位的提高和发展,这也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国家在实施产学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教育一定时期后认识到的重要课题。

  (三)社会性

  产学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教育的立足点是造就大量的高素质劳动者,多出人才,把人口众多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变成高素质人才的优势,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因此它更具有广泛的社会性。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高度,彻底扫除轻视知识、轻视人才的传统观念,使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树立全民全社会办教育的大教育观念,不仅社会上的各行各业在人、财、物方面给教育以强有力的支持,同时形成强大的社会教育培训基地,彻底改变前一时期由于经济体制的变革带来的中职校生产实习教学基地严重不足的困扰,培养好学生的实践能力素质和相关能力素质。

  (四)强制性

  教育具有严格的法律意义。就拿义务教育为例,它是依照法律规定,适合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学校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除了《教育法》、《职业教育法》之外,我们国家又制订了29个行业96种专业技术证书制标准,同时有些省份单独制订了上岗专业证书制及岗前培训的预岗制度。这些法律、法规和制度,它不仅为各类专门人才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法律基础,对我国各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特别是实践能力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提供了法律保障。

  (五)未来性

  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就必须清除掉教育滞后于经济发展的传统观念,对准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根据未来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才素质的要求,科学设置课程结构和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尤其是能力素质得到迅速地提高,使人才培养得到超前发展,适应经济世界竞争的需要。

  (六)创造性

  中职教育虽然不是高科技人才的教育,但绝不能脱离素质教育的核心,即能力培养和创新培养;另外,中职校还有向上级职业教育输送人才的义务和任务。这种开拓创造精神的人才,是靠创造性教育培养出来的,这就要求人才培养要按创造性规律办事。由此认为,人才技能培养是素质教育目标实现的基础,也是创新精神培养基础。所以,要借鉴或承继一切有益于能力培养目标的经验、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的研究发明创造的规律和方法,注意培养学生厚实的实践能力,使之成为具有高能力素质和高创造能力的高质量人才。

  总之,我们必须研究清楚中职教育的产学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概念,研究清楚中职学校产学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并且依据其概念内涵和基本特征,用以指导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人才培养。面对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知识经济化的大趋势,我们做为现代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中专,肩负着培养大量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责任。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与最新科技接轨,与国际接轨,全面推进教育创新,培养数以千万计的较高素质劳动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快速提高全民族素质,实现持续可协调全面发展,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北京观察《北京观察》
《北京观察》(月刊)创刊于1994年,是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委员会主办主管的政论性综合期刊,是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渠道和建言立论的载体,是宣传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杂志,于200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4-1305/C,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农...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杂志,于198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22-1286/G8,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体...
武汉金融《武汉金融》
《武汉金融》(月刊)创刊于1981年年,由中国金融学会;武汉金融杂志社主办;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主管。注重宣传国家宏观经济金融政策,反映经济、金融改革动,向剖析经济...
茶叶学报《茶叶学报》
《茶叶学报》杂志,于196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5-1330/S,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科技园地、...
幸福生活指南《幸福生活指南》
《幸福生活指南》杂志,于200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5-1275/G0,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学科纵...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