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教育科学 > 如何使小学数学与生活相联系
如何使小学数学与生活相联系
来源:互联网 sk015 | 李丛丛
【分  类】 教育科学
【关 键 词】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和理解数学”。因此,在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真正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并能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小学数学实施生活化教学无疑是最佳选择之一。

  (一)通过展示数学的来源来实现生活的联系

  华罗庚曾说过:“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干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因此在新授知识时,我们要把新知识与生活相联系。这样可以为学生新知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在此基础上,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作为学生新知学习的经验。《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如,我在教学“立体图形的认识”时,课前布置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的应用,收集正方体、圆柱体、长方体实物或图型、照片等。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各种收集的实物或图型、照片等,通过摸、看等方式,初步感知它们的共同特征,再选择典型的实物使学生体会到它们的共同属性。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际情境,让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中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促进学生的学习,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二) 把数学情境设计为学生较为熟悉的生活情境

  “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把数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信息的手段和工具”。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数学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情境,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所熟悉的事物组织教学,引导学生自己去认识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领悟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与价值,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离不开数学”。

  这样,通过数学知识在日常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情况或知识用在日常生活中的什么地方、什么时间、用于解决什么问题等,使知识的学习密切地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已有经验联系起来,使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知识的生活意义和社会意义。(三)通过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来实现生活化教学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又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学生学习数学应当成为学生探索数学的过程”。要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必须注重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同时,更深刻地认识数学的作用,体会数学的应用性,从而激发起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情感,从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如,一年级上册,我们刚刚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在计算各个小组的得分时,就要求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自己把自己组的成绩算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巩固,知识的印象又提高了很多。还有我利用课间操站队,谁排第几?学生通过观察很快就说出答案。解决了“第几”和“几个人”这个难点。

  四、从自身做起,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实现生活与数学的结合

  我们要把握好教材,理解教材,把握好知识的前后联系。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从而更好的把课本中的知识提炼出来。其次我们要有广阔的视野,了解各方面知识和生活常识,以便把课本中的知识较顺利的与生活经验相联系。教师不仅要善于从数学书本走向生活,还要善于从生活世界中提炼数学,要让学生置身于生活世界,并能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大量的数学信息。

  首先概括提升,最终生活问题要归入数学问题中。教学中结合生产和生活实际创设各种生活问题景,学生在具体的问题、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数学的价值,这非常重要,但最终应该提升到数学问题中来。如教学“总价=单价×数量”这一组数量关系,老师课前要求学生去商店购买物品,并开具发票,初步体验这种数量关系,然后课中再次通过学生自己算价格、开具发票等一系列活动,在不知不觉中运用此组数量关系后,教师别忘了要组织学生将这组数量关系抽象出来,这次概括就是“数学化’’的一个过程,它对于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是有着深远意义的。

  其次主动尝试,面对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时时从数学的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比如做“汽车模型”,学生做了以后发现车轮流动不稳,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里就有数学知识“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车轴要放在哪里?”面对这样的实际问题,学生能否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分析这一现象,增强应用意识,这也需要教师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分析。

  其二,拓展延伸,教育时空体现广泛性。数学课堂学习水平不再是探求新知的唯一战场,学习延伸到社会的“大课堂”。如课前学生要去自学、找相关资料、请教别人,收集数据等;课后要回顾应用,找与知识有关的实践问题等;这样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就不再限制在一节课内了,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付于学生。课堂应尽量成为学生学习体会、辩论反思、概括提升的场所,它不只是教育训练学生的场所,更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

  其三,学以致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数学,“学”的关键在于对学生的发展和生活有用。所以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教材的有利因素,挖掘生活世界中的有关素材、开展数学实践活动、数学智力活动。既要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学习且有意义的,也要切实提高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让数学与生活水乳交融,使数学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他们感兴趣的游戏.而不是另一类枯燥无味、毫无乐趣的生活,既有利于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又有利于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只要我们能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从他们的生活实际出发,在数学和生活之间架起桥梁,学生就一定会亲近数学,应用数学的意识就会不断增强,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文史哲《文史哲》
《文史哲》(双月刊)创刊于1951年,是由山东大学主办的刊物。 《文史哲》作为一家学术名刊,至今在同类刊物中仍然保持着三项殊荣,创刊早,发行量大,出口量多,自20世纪50年代...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杂志,双月刊,于1956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由山东省教育厅主管,山东师范大学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
人口与社会《人口与社会》
《人口与社会》(季刊)创刊于1985年,是南京邮电大学主办、江苏省教育厅主管的社会科学类期刊,其前身是《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读者对象为从事人口学、社会学专...
大豆科技《大豆科技》
《大豆科技》杂志,于1993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23-1337/S,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加工技术、...
今日中国论坛《今日中国论坛》
《今日中国论坛》(半月刊)创刊于2005年,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等二十多家中央及国家部委研究机构共同创办的国内惟一一份集国家各部委重要决策...
中华肾脏病《中华肾脏病》
《中华肾脏病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 《中华肾脏病杂志》以反映我国肾脏病领域的研究成果与进展,报道国内外有关的学术活动为主要办刊宗旨。及...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