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利用民间工艺的制作来展示民族文化,欣赏名画作品来重现历史文化,让信息技术得以成为学生课堂学习的推动要素。走出课堂,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传统艺术等方式来阐述小学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传统文化;渗透
引言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承载体,也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瑰宝。教育活动的开展应当将民族精神培养体现到具体内容中,有意识地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其中,加强对其的重视程度。就小学美术教师来说,应当在教学活动中,把传统文化主动地呈现给学生。据调查,有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较为浅显,或者根本不知晓。因此,美术教学应成为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认识的桥梁,促使学生形成民族意识,增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1 小学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
1.1 利用民间工艺的制作来展示民族文化
民间工艺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要素,它不仅体现着浓郁的民族气息,也是对社会大众生产生活与精神文明世界的再现,是劳动人们地情感追求与审美趣味的重塑,也是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引导学生加强对本民族文化的学习,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如在二年级的《头饰》一课教学中,教师先请学生欣赏不同民族的头饰,又结合本地区的民族分布,给学生介绍了满族的头饰特点。接着让学生自愿结合成小组进行交流,然后进行制作。学生根据不同的喜好制作出许多不同民族的头饰。通过学习、交流,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我国民间文化知识,并且在此基础上制作出一款款不同民族的头饰。在这一系列的学习中完成对头饰文化和传统文化的交流,引导学生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层面提高到一种美术文化的学习层面。
1.2 欣赏名画作品来重现历史文化
中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不同的朝代之中,有着不同类型的绘画作品。其不仅是对时代精神的呈现,也是对绘画技巧、艺术审美的直观体现。引导学生来欣赏这些名画作品,将会使得学生在了解绘画工艺的同时,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对绘画技法进行赏析,同时更注重对创作背景的渗透。学生只有了解画家当时所处的环境,才能真正感受到画面的意境所在。在整体框架上教师采取循循善诱、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将作品特点渗透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传统名作的美感。如欣赏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作品时,教师先让学生直接欣赏,然后说出自己的感受。学生立刻回答画面表现的就是一群达官贵族开心享乐的场面。随后教师请学生听有关宫廷画家顾闳中的故事,让学生听完再欣赏,看能不能感受到别的内容。当学生听完故事后,他们惊叹画家顾闳中敏捷的洞察力和惊人的记忆力以及精湛的绘画技巧,同时也感受到画面中韩熙载虽表面开心其实内心的不快。这样学生从名画创作背景中感受到画面的精髓所在,真正地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同时也对中国的历史及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1.3 让信息技术得以成为学生课堂学习的推动要素
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将会使美术教学活动的课堂内容得以丰富,同时学生的学习活动可以获得更多的感官体验,可以是图片、视频的观看,可以是音乐内容的聆听等等。这将会使过往的教学活动更为生动,让原本枯燥的书本内容成为动态的内容,继而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在《有趣的鞋子》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提问:你知道鞋子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吗?想不想知道最早的鞋子是什么样子的?然后播放视频:鞋子最早出现于5千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为了取暖和保护脚不受伤害,原始人用兽皮和麻片、草绳将脚包裹起来。提问:最早的鞋子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主要功能是什么?接着引导学生交流鞋子有“花盆底的鞋、景泰蓝做的鞋、综合材料制作的鞋……”后来,引导学生一屏屏欣赏,说说各种鞋的材料、花纹和制作的特色。学生四人小组开始制作鞋子,教师巡视辅导。教师在辅导中注意以下几件事:一是不同的材料制作出不同样式造型的鞋子,如用橡皮泥、布等。二是装饰时的制作应细致,教师也可在黑板上提供一些小图案让学生参考资料。三是鞋底可用自己的脚来做样式并略扩大一点,如果材料不够可以按比例来进行缩放。
1.4 走出课堂,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传统艺术
美术教学的开展不应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也应当积极开展社会实践,组织学生有机会走进美术馆、文化遗址,利用节假日到国家重大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去实地考察感受,了解我国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起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进而进行保护和传承。教师还可带领学生到户外写生,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绚丽多彩的风光,让学生到生活中去观察、体验,描绘我们美好的生活。在写生教学中,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变化与统一、对称与对比等形式美的原理法则,并把这些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使他们热爱生活,学会求知、学会审美。
2 结语
总的来说,小学美术课程的开展,应当一方面让学生提升动手操作能力;另一方面,也应当借助于教学内容来将文化底蕴展示出来,促使学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在这个过程中,美术教师需要从自身认识与能力出发来有意识地将课堂教学内容优化升级,促使中国传统文化更好地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
参考文献:
[1]马俊山.传统文化指导下的小学美术教学[J].读与写(上,下旬),2016,13(16):306.
[2]刘玉龙.浅析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引用故事”[J].美术教育研究,2014,(16):115-115.
[3]董迎秋.小学民间美术教学实践思考[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