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教育科学 > 关于“练习活动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练习活动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互联网 sk004 | 苏瑜
【分  类】 教育科学
【关 键 词】 练习活动   设计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摘要:课堂练习活动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但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教师往往忽视练习的设计,对练习的价值缺乏足够的认识,练习的效率不高。本文尝试在实践思考,以提高对练习活动设计的理性认识。

  关键词:练习活动 设计

  二年级上册的《认识厘米》。本节课主要是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这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课堂的新知学习阶段学生即使能够在具体操作中清晰感受1厘米的实际长度,并熟记它,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却常常只承认处于“标准”状态下的图形,如水平方向的1厘米,而不能估计日常生活中一支铅笔的实际长度。针对这种情况,我在学生认识了1厘米和几厘米后分别设计了以下练习活动:

  练习活动一,画线段:(估计)横着画1厘米长的线段,再用尺检测(预测学生不能一次性画准,给孩子3次机会);竖着画1厘米长的线段(竖着画,学生视觉效果发生变化了,预测学生也不能一次性画准,所以给孩子2次机会);估计着,画3厘米、5厘米长的线段。

  练习活动二,先估计再测量:在铅笔盒内找3样物体包括铅笔盒逐一进行(预测,学生根据刚才的体验性练习活动,估计相对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误差不会太大,但仍关注个别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练习活动三,找身上的尺(预测,学生进行此项活动会出现误差,老师指导、同学之间互相检查)。

  练习活动四,写出对厘米的感觉(回家完成)。

  第二天收到学生的数学日记,现摘录部分:

  厘米很短,短得象只蚂蚁,短得我的手老是比划不准。可是,用厘米的尺子却能量我的手臂长,真有趣。(蒋学冬)

  平时妈妈说:“我一出生,只有40厘米,我心里就总想40厘米有多长呢?现在我们教了厘米,我就知道40厘米有多长,原来我刚出生时,只有我们家里养的一只猫这么大。”(姚梦佳)

  今天学了厘米,我估计了橡皮、铅笔等短的东西,我估计的还有点准。后来我又估计了鞋子的长度大约也只有几厘米,一量,没想到我的鞋子会有22厘米长。怪不得我买鞋子时要22公分大小,原来22公分就是22厘米长的鞋子。这节数学课真有意思! (黄宇辉)

  今天,我们上了一节数学课。内容是认识厘米。老师先教我们认识了厘米,然后让我们画线段:第一次,横着画一条大约1厘米的线段(不准用尺),我画的有一点儿长;然后老师又给了我们一次机会,这次我画对了。第三次我又画就更准了。接着,老师又让画一条竖着的线段。我以为我一定会画对(准),可还是画的不对,第二次再竖着画,就对了。真奇怪呀!为什么我总是第一次画的不对(准),第二次就对了呢?第三次、第四次我一下子就画准了。原来做事不能急,一次不准的话就第二次……要慢慢来。(王文)

  一、关于“练习活动设计”的一点体会

  随着练习活动的不断深入,学生得实践能力得到提高,思维得到发展。练习活动一是由不准确到准确的直观感知层面的实践活动。活动要求学生“先横着再竖着估画1厘米的线段”,有助于学生摒弃非本质属性(位置),突出并归纳本质属性(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时从全面、内部规律上把握概念。练习活动二带有一定的探究性,在实施过程中注意了三个方面,一是选择的研究对象是铅笔盒内的物体(比较小),避免了练习活动的无效实施;二是时间上有保证;三是教师作为练习活动的参与者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去,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和评价。练习活动三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活动的过程。目的是强化学生学生对长度单位厘米的深刻认识,从更高层次上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练习活动四是一个反思感悟的过程。

  二、关于“练习活动设计”的一点思考

  一讲到练习设计,一般认为它的价值体现于:巩固记忆、加深理解和实际运用。从课堂教学的实践看,这样的说法无疑是正确的。但仅从这几个方面认识练习设计的价值和意义,显然又有些肤浅。

  从数学学习的认知本质看,数学学习离不开练习。事实上,学习知识的过程本身是一个构建的过程,无论是对知识的理解,还是知识的运用,都需要通过一定的练习实现。也可以说练习虽然不是知识的学习,却是知识的应用,学生通过这种应用,不仅可以巩固新学习的知识,将知识建构到原有的知识系统中去,而且还通过练习的过程形成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从练习活动介入时机和目的看,它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也可以作为新旧知识的迁移;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维持学习动机,也可以引导学生对未知知识和领域的探索;可以是分层递进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也可以有某一知识拓展、发散到其他知识点,起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梳理一单元、一学期学得的知识,也可以加深对某一知识点的理解。学生完成练习的过程,可以看作一个学习的过程,因此通过练习可以培养、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实践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自我设计能力。

  三、关于“练习活动设计”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以活动为主的练习设计主要在于设置活动任务,使学生在活动中产生学习的需求,并通过亲身体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完成从识记知识、理解知识到运用知识的全过程。此类练习设计有一个重要原则,即“活动”设计,根据学生的需要组织活动或及时介入提供“援助”。这样的练习常常具有知识的生成性和探索问题的开放性以及手段的多样性,所以要注意以下问题:

  1.处理好形式与实质的关系

  要杜绝只顾形式不求实质的练习活动设计。首先,练习活动应该生动而富有趣味。如剪纸(教学对称性)、测量、解决实际问题、计算情境中的相关数据等;其次,练习活动设计更多的从学生生活情境出发,使学生经历直观感知、操作辨识的过程,逐步发展思维能力;第三,练习活动可以从某一特定的情境或对象出发,形成内涵丰富的综合性任务。在设计这些丰富多样的练习之前要求我们不仅要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还要分析学生发展的可能性,使练习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即避免练习成为学生知识技能的简单重复,又能为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技能服务。就具体的某一节课而言可以关注的问题有:(1)哪些地方需要练习活动;(2)如何把握练习的量、度;(3)如何避免机械的练习;(4)练习中如何纠正学生的错误。

  2.处理好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

  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都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任务,智力发展需要通过掌握知识技能实现。练习活动设计既要考虑学生知识技能的巩固和转化,又要考虑学生的智力发展,也就是既要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记忆、理解、迁移和认知结构的完善,使学生的智慧技能、动作技能和认知策略有发展,又要提高学生基本的认识能力。但因为学生的认知差异和原有水平的差异客观存在,我们倡导练习活动设计与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可能性相适。当前,应该认真总结和反思我们在数学教学中练习活动设计与实施的经验与教训,努力做到通过分层练习的方式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发展。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宜春学院学报《宜春学院学报》
《宜春学院学报》杂志,于2001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6-1250/Z,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历史与...
电脑迷《电脑迷》
《电脑迷》(旬刊)创刊于2003年,由电脑报社主办,重庆市科协技术协会主管。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期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50-1163/TP,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528X...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杂志,于199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3-1250/G4,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杂志,于195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62-1055/S,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综...
中国统计《中国统计》
杂志之家主要从事期刊订阅及增值电信业务中的信息服务业务(互联网信息服务),并非《中国统计》杂志官方网站。电话:010-63376876/6882/6922,地址:北京西城区月坛南街57...
中国电业(技术版)《中国电业(技术版)》
《中国电业》(月刊)创刊于1950年,由中国电力报社主办。报道电力工业的重大事件以及电力行业在政策与体制、投资与融资、基本建设、企业管理和经营、杰出人物、农村...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