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学校应实实在在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李大光指出:“有人认为,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水平,主要靠科普。但我认为,不能完全依赖科普工作,科普是非正规教育范畴。对于提高公民科学素养水平,现阶段能起到真正作用的,是学校里的正规教育。从各国的主要措施来看,主要也是集中在正规教育中的科学技术教育。”教育是影响我国公民科学素养的主要因素,经济是公民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驱动因素,政治因素对我国公民科学素养的提高起指导性作用,文化也深刻影响我国公民科学素养,有促进作用也有制约作用。学校应从制度、课程、评价等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的庆祝大会上说:“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在落实和实施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在建立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均需要有高科学素养的公民;而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更需要有高科学素养的中国公民。因此,我们应从“九成中国人不会正确洗手”这个小事件发现大问题,让提高中学生科学素养成为真正的国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