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关键词 三步 阅读 初探摘要: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不适应语文教学的发展。本论文从现代语文教育理论出发,应用建构主义理论,结合问题解决教学新理论提出来“三步阅读教学法”。该方法尊重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心理特征,充分考虑现代社会对阅读的新要求,对阅读进行了层面上的划分,并对每个层面上的阅读训练做了经验上的总结。其观点及方法来自于平时较为实在的总结,是一篇较有理论深度的经验总结性文章。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的第七条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多种阅读方法……”。由此可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而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多种阅读方法”又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为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广大语文教师作了许多有效尝试.笔者用了近三年的时间进行“三步阅读法”教学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效,在此提出来,与广大语文教师探讨。
一、什么是“三步阅读法”
“三步阅读法”顾名思义,就是在阅读中分成三步阅读的方法,它不同于传统教学中的分析法把一篇课文分解得支离破碎,破坏了课文的完整美,它是在新阅读理念下利用“建构主义原理”及“问题解决策略”理论所采用的一种阅读方式。
二、如何进行“三步阅读法”
第一步是初读
这一步的任务是初步了解课文大体框架或故事的梗概,根据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整理并提出问题。所采用的阅读方式主要是浏览。本阶段处理得好具有两个作用,第一个作用是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这个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在瞬息万变的时代,在知识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快速地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合理地处理这将考验着每个现代人阅读能力。因此,教师正确地引导这一阅读阶段,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第二个作用是根据得到的信息,使学生产生一系列问题,激发阅读兴趣,产生旺盛的求知欲。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根据所获得的文本信息,结合自身阅历就会产生一些问题,继而产生解决这些问题的欲望,为下一步阅读奠定了基础,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归类、整理这些问题,找到需要急于解决和有价值的问题。我在上《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文中是这样做的。这是一篇记叙文,学生通过初读基本了解了故事概况,包括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等等。同时学生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归纳起来有这些:1、红军为什么要过草地?2、他们为什么没有吃的?3、骡子是干什么用的?4、彭德怀为什么要杀大黑骡子?5、杀了没有?6、杀的时候彭德怀难过吗?7、彭德怀吃肉吗?8、杀了大黑骡后彭德怀心情怎样?面对这些问题我指导学生进行分析、梳理。有些问题比较简单学生读读课文自己就可以解决,有些问题与理解本文关系又不大,可弱化处理。通过整理余下这样三个问题:
1、为什么杀大黑骡子;2、怎样杀;3、结果怎样
第二步精读
这一步是学生充分与文本的对话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应用多种阅读方式一面解决第一步提出的问题,一面产生新的问题。学生 在这一步里应该是全部身心都投入到课程的体验中去。在这一过程中最能体现的是知识的建构,学生产生了问题他又用所获得到的阅读方法去解决这些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又产生新的问题……如此反复学生充分与文本进行对话,进行体验,呈现一种与文本溶为一体的最佳阅读状态。这时学生的思维或许是斋乱的,然而有了第一步的基础,学生是兴奋的,求知欲是空前旺盛的,教师在这一步的任务是尊重学生、帮助学生发现一个又一个的坎,鼓励学生爬过一个又一个的坎,从而达到阅读的最高境界。同样以《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为例,学生在第二步的体验阅读里很容易就解决了为什么要杀大黑骡子。不过,在阅读中又产生了一些问题,“彭德怀既然爱他的大黑骡子为什么又要杀?”,“警卫员为什么不忍心开枪?”、“彭德怀为什么不但不吃肉还要吼警卫员?”、“为什么要交待大黑骡子的功劳?”一看这些问题事实上已是抓住了文章的精髓;于是解决了这些问题,文章的阅读也就完成。此时的阅读教学已达到言已尽而意未尽的境界中。
第三步品味
经过第一步、第二步的阅读到了第三步就是“物我一体”的境界了,在这一阶段是教师的教路,文章的文路,学生的思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品读文章已是学生自己的事,他们的任务就是体味、赏析、感悟文章,情感从心里得到升华,在上文教学中,学生就得到了这样的共识:故事太感人了,作者是通过哪些方面来表现的?教师因势利导,指导学生去感受作者的写作特色,诸如人物的语言、神态、内心世界等等。教师还可以这样把学生引到课堂外面:这只是长征中的一个小故事,还有很多感人的事,大家该怎样去做。这样完成了一个思想、情感体验的轮回,继而又产生了新的问题,有待下一个轮回去解决,使语文教学成为一个开放的教学模式。
三步阅读就是这样把学生带入一个问题情景中,产生问题——解决问题——产生问题——解决问题,如此反复,学生获得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了丰富的体验也形成了独立阅读的能力,形成了应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阅读的能力。这种教学模式是适应“大语文教育”以及“开放的课堂”而产生的。作为一个对语文教学感兴趣的教师很有必要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