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每到中小学开学之际,就有两件事是必不可少的,一件是报纸等大小媒体连篇累牍关于学校乱收费的报道,另一件就是层层要召开关于治理学校乱收费工作的会议。这两件事,就足以表明:中小学校乱收费现象依然存在,并且需要兴师动众去解决。
我忽然想到,自孔圣人开门授徒以来,学堂就是文明的殿堂,是高尚圣洁的所在,到了今天,怎么就成了铜臭弥漫不散、乱收费行为泛滥的地方了呢?几千年的师道尊严到哪里去了?
想到这里,我竟在键盘上敲下了“谁逼学校乱收费?”这一行文字。
在这里,我并不是要为那些乱收费的中小学校作什么辩解,也并不认为他们的行为就是对的。因为每当我自己的孩子时不时要我给钱去交给资料费、课外活动费、兴趣活动费等等的时候,我也并不乐意甚至是有些反感。但是,冷静下来一想,在年复一年制止中小学“乱收费”的情势之下,在“学校乱收费,校长就下课”的厉责之下,学校为什么还要变着方式时不时收取这样那样的“费”呢?
我们不妨来看一看当今这个时代的分配制度。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就有这样一个规定,国家公职人员的工资,除了财政工资以外,还可以发奖金、补贴等等之类,财政工资是由国家财政发放,而奖金、补贴之类的,就由本单位创收来解决。显然,单位创收得多,职工就可以发得多。随着形势的不断向前发展,在公职人员的收入中,国家工资所占的比例已经越来越小,人们关注的重点焦点兴奋点不再是工资的高低,而是奖金补贴的多少了。现在,人们相逢一问,不再是问“你的工资多少?”而是“你们单位奖金发了多少?年终奖发了多少?”显然,在公职人员的收入中,工资所占比例越小,那末其所在的单位、所在的行业,就越“香”、就越“肥”,就越让人羡慕、令人向往。
这个“香”与“不香”,“肥”与“不肥”,就是部门单位创收能力强弱的外在表现。而如何创收,依据千百年来的古训,就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了。于是,不少的部门单位靠国家赋予的职能,靠手中掌握的政策,凝聚了职工的心,充实了职工的包。有这样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每每年关将近,一些职能机构纷纷去检查、去执法、去整治,人们都说那是去抹“过年盘子”。其实,那也就是一种创收,是在为一部分人们群众“谋福利”。
那末,在这样的分配政策背景下,那些中小学校该怎样去创收给教师发奖金发补贴呢?依我看,中小学校能够创收的渠道大致有这样几条:
第一个办法是将教室、操场等租借出去,收取租金。可是,现在的中小学校本来的场地窄小,因为没有足够的教室,七八十名学生挤在一间教室上课的现象并不鲜见,甚至还有上百人一个班的,而且不少学校的实验室、仪器保管室等必须有的房屋都只有在接受检查时才能临时腾出一间教室来对付一下,哪还有教室可以对外租借的?因为学生体育锻炼场所的短缺,才会有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郭道镇南庙中学学生在马路上早操晨练被呼啸而至的大货车辗压致21名师生遇难的惨剧发生,而体育用地短缺的现象,在中小学校是极为普遍的。如此看来,这个创收办法是行不通的。
第二个办法是组织学生开展勤工俭学创收。大凡中小学校搞勤工俭学,形式有这样两种:一是组织学生拾废品变卖,或参加轻微体力有偿劳动(如采茶叶等),可是这样的收入不仅很微薄,而且学生是心里有数的,将这样的收入用来给老师发奖金发补贴,老师的确是不忍心也有辱斯文的,一般都是将这点钱用于班级订报纸杂志,或者资助贫困学生。另一个勤工俭学渠道就是开办企业,可是尚且不说搞教育的人去办企业是否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是在当今国企都举步维艰的竞争环境中,每一所学校都来办企业,其前景如何,能否为学校创收,实在是难以预料的一件事,象娃哈哈那样成功的校办企业毕竟是凤毛麟角。看来,这条路也是不可靠的。
我想到的第三条路子,就是学校组织教师在校外兼职创收。比如可以组织教师到私立幼儿园或者老年大学去兼课,到私营企业去当兼职文员,到文艺团体去当编导当教师搞演出,等等。可是,国家有明确规定,中小学教师不得搞兼职。而且,就是政策允许,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哪里有那末多的岗位需要聘请兼职的?这条路也不能解决问题。
这些路都走不通,难道中小学校教师就眼睁睁地看着其他部门、其他单位大发奖金、大发补贴了?学校不是世外桃源,教师也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在这个价值取向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核心的时代,在这个社会地位能力本事以金钱为重要划分手段的时代,要求学校教师视金钱如粪土,以清高自守生存于俗世,显然是不切合实际的,而且谁能有这个权力去那样要求教师?有什么理由去那样要求教师?教师可以不摈弃“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先贤教导,可是教师毕竟也是血肉之躯,与其他所有的人一样,吃饭穿衣,需要钱;娶妻嫁夫,需要钱;孩子上学读书,需要钱;赡老买房就医,也需要钱;求人办事请客送礼,照样离不开钱。
的确,中小学教师的财政工资(包括最多两位数的教龄津贴)水平已经不错了,与同等工龄同等学历的包括国家公务员在内的其他行业的公职人员领取的财政工资相比,一般情况下是大体相当的,但这财政工资几乎就是教师的全部收入了,由于教师没有奖金没有补贴,其总收入就远远低于其他行业的收入水平了,这个低不是一般的低,而是成倍的低。当然,地处发达地区的学校和那些重点学校不在此例,但那些毕竟是极少数,是点,不是面。
在这种情况下,广大的中小学教师能做到心如止水吗?能置身于波涛汹涌的时代潮流之外吗?诚然,任何一个社会,都需要一种高于现实的崇高精神,但是,有一点我们却必须理性,那就是,雷锋精神之于社会,就好比佐料咸菜之于主食。人的生命体的存在和延续,靠的是主食,而不是佐料咸菜,虽然佐料咸菜可以使我们在享用主食时更加有滋有味。社会秩序的规范,显然是不能依仗于佐料咸菜的。
细细想来,没有一点功利思想的人,不是生活在童话世界里,就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莅临我们这颗蔚蓝色的星球。于是,在那些老师教导培养出来的学生,都知道将某种功能、某种服务进行分离而待价而沽的时候,老师们也终于醒悟过来了,便将学生的课外辅导、兴趣培养等等从“传道、授业、解惑”之中分离出来,实行市场经济,实行有偿服务。在那些老师教导培养出来的学生,都已经发明了捆绑销售、霸王条款等等的时候,老师们也终于不耻下问借鉴甚至剽窃了,也将某些不应收取的项目实行捆绑收取了。这些,都被理所当然地冠之以“乱收费行为”了,成为了多年来治理的重点对象。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