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第一印象”,这些习惯用语形象地说明了“开头”或者“第一印象”的重要性。政治课比较抽象,理论性强,也比较枯燥。政治课堂导入的设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着独特的功效,是每一节课不能缺少的重要环节。教师如能用贴切形象而精彩的语言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愉快而主动地进入课堂。
政治课堂导入的方法很多,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悬念法
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饱满的情感,结合本节要讲的内容,提出一些能够调动学生听课兴趣的问题,展中寓受收,造成悬念,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为开始上课创造条件。
比如有一位老师在讲《我国的国体和政体》时,列举出一些问题:你知道为什么有些国家的领导人称为总统,有些人称为主席、总书记,有些国家既有女王又有首相吗?提出这些问题,有法学生去听课和思考的欲望,从而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2)故事法
有一位教师在讲《内外因辩证关系》这一课时,他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我有个表弟,很是贪玩,初中毕业便外出打工。在打工期间,他体会到了知识贫乏的无奈和地位低下所遭受的冷眼,真可谓尝尽了辛酸。后来,他想想这一段校外的经历,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他终于发出了源自心灵深处的呼唤:我要上学。他后来进了一所二类高中,即经过奋力拼搏,他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黄河科技大学”。同学们,这些都是我耳闻目睹的事情,是什么使我的表弟成功了呢?下面我们就尝试着探讨他成功的秘诀吧----------
(3)音乐尝试法
开始上课前,先播放一首优美的歌曲或者一首配乐诗或者一段快板,用来调动学生们听课和思考的兴趣。比如一位教师在讲《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一文时,先播放了一首《我的中国心》。歌中那优美的旋律,悦耳的歌词,富有磁力的唱腔,点燃了多少学子的思乡情、爱国心。有的同学听歌生情,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感,泪如泉涌。老师趁此一转:同学们,为什么歌中唱到“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呢?全体同学都被歌声中洋溢的爱国情感动了,人人稳坐如钟,投入到激情的听课当中。
(4)问题暗示法
有一次听一位老教师讲《税收的特征及违反税法的表现》这一课时,他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你知道什么是税收吗?有的学生回答:不知道;有的学生回答:只见过地方收税的人员和税务所。这一位教师接着问到:你们知道厦门“远华集团走私案”吗?你是否听说过著名影星“刘晓庆”?他为什么被起诉呢?这几个反问,便把同学们的好奇心调动起来了。等全体学生都瞪大眼睛急切地等着盼望老师讲解时,这位教师却微笑着说道:且听我慢慢讲来。他的整个教学过程进展得十分顺利。每一位同学都是精神抖擞,没有人低头或者趴在桌上睡觉,更没有人做小动作。他最后检测学习效果时,学生们基本上记住了当堂所学的内容。
(5)录像或图片引入法
在课堂教学开始时,先播放一段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录像或者图片,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开始去思考和体味。比如有位老师在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时,他利用多媒体播放了孔繁森援藏时的真实记录和雷锋、徐虎等人的先进事迹实录,然后又播放了贪污受贿的高官成克杰、胡长清等在法庭被审判时的实况。前半部分,许多学生看的泪如雨下,后半部分又让人恨之入骨。从这鲜明的对比中,这位教师展开讲课内容,先让大家针对所看的内容分组讨论,然后自己总结出结论。因此,这位教师的这一节课可谓声情并茂,生动感人,学生很满意,效果也很好。
(6)开门见山法
教师一上课就直接切入正题讲课,这种教学方法,把导入与上课合二为一,缺乏吸引力,实践证明效果不是很好。
(7)复习导入法
教师一开始上课,先复习以前学过的与本节课相关的内容,或者提问或者集体回忆(一般不采取这种群答方式)。有一位教师在讲《银行的业务和作用》时,先复习了上一节的内容:同学们,上一节咱们学习了银行的性质和职能,让我们来复习一下,你请大家回忆一下。然后总结,我们已经了解了银行的性质和职能,那么银行的业务和作用又是什么呢?让我们来共同学习吧。
(8)诙谐的笑话导入法
我在讲解《意识能正确的反映客观事物》时,我先讲了一个笑话:面对一场大雪。
秀才:大雪纷纷落地,
官员:此乃皇家瑞气,
财主:再枯三年何妨?
乞丐:放他娘的狗屁!
在笑声中启迪学生思考:为什么官员、财主、乞丐对下雪有不同的反映呢?
立刻把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在了一起,我马上话题一转说,那么下面我们就开始寻找其中的原因。
总之,课堂导入的方法很多,而导入并无定法。课堂导入设计作为一门艺术,对它的追求和探索是没有止境的。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从实效出发,根据具体情况,巧妙设计,不断地探索和积累经验,才能创造出更多的和更好的课堂导入设计的艺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