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教育科学 > 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来源:互联网 sk010 | 黄平
【分  类】 教育科学
【关 键 词】 人文精神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人文精神,是指关注人、尊重人格和人性,以人为中心来看待世界事物的一种思想态度,是对人的生命、价值,对人类命运、人生命意义的探索和思考。人文精神是在历史的形成和发展中,由人类优秀文化沉淀、凝聚、孕育而成的,具有进步性、人民性、革命性的精神。它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出来的最根本精神,或者是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它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创造和全面发展、自我完善为终的。那么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呢?

  一、加强历史的人文教育。培养正确的人文观

  《历史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初中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使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要引导学生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所创造的文明成果,正确看待国际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初步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要使学生学习和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从人类历史发展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价值和意义,逐步形成真诚善良、积极进取的品格和健全的人格,以及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情趣,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打下良好的基础。”很显然,课程标准的这些规定,已显出了浓浓的人文精神气息。历史学科已成为培养新世纪青少年人文素质的培养和熏陶,体现新世纪的年轻一应具有健全的人格与健康的心理、价格取向和审美趣味,是构建当代青年的主要途径之一。历史学科既然是一门人文学科它理所当然地应当高扬人文主义旗帜,强调人文精神,从历史文化中吸取营养,提升人生命的尊严,追问生命的意义,体现人对真善美的追求,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和对人类、对社会的终极关怀,这也是历史学科的生命力之所在。

  二、时代赋予的责任,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

  人类的发展已进入21世纪。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综合国力的竞争主要表现为科技实力竞争,忽视国民的科技素质必将给国家和民族带来严重的灾难。但是以往的历史也昭示人们,对效率和技术功利性的过分追求,工具主义的扩张,已经导致一定程度的技术统治,人性被扭曲,个性被扭曲,个性被压抑,正是这样前景下,20世纪发生了空前规模的两次世界大战和至今未散的核恐怖阴云,出现了极端残暴的法西斯主义运动和希特勒式的人间恶魔;也正是在这样的条样下,20世纪发生了空前程度的环境和生态危机,出现了大众消费文化冲击下的人文困惑与和平共处精神危机。如何转变这一局面呢?

  以美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趋势为例,它在不断强化科技教育的同时,并未削弱其人文教育的比重,这一点,从50年代的“新三艺”——数学、科学、英语、历史、地理,再到稍后克林顿政府进一步增中的两门课程——外语、艺术,这充分显示了其基础改革人文精神的追求,英国、日本等西方国家都不例外,当代美国著名教育家尔斯特·波伊尔更明确地把“塑造品格”作为基础教育的应尽义务并建议重点培养学生的七种美德——即诚实、尊重、同情、自律、坚忍、奉献。世界在变小,时代在进步,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责任。

  三、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历史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师是一切教学理论的贯彻者,也是开发教育功能实现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实践者,是教学活动的主体。那么,在平常教学活动中,应如何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培养呢?

  首先,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人文修养。教师自身的人文修养对历史教育能否发挥其人文教育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必须认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确定终身学习的观念,努力提高自身人文素质,在教学中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师自身人文修养的提高

  还表现为对教学理论的把握,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来指导教学。马史思主义唯物史观是迄今人类考察自身历史的最科学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它是建立在对人的本质的正确理解之上,并把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考察的科学世界观。

  其次,深入钻研教材,挖掘其人文精神的亮点。以人类社会的发展为中心内容的历史学知识包含着极为丰富的知识点,其内容包函盖了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思想史、风俗史等诸多方面,包含了许多鲜活的富有个性的人物,妙趣横生、引人深思的典故,及绚丽多彩的文学艺术等多方面内容,只要认真钻研教材,便会发现教材中的许多内容闪烁着人文精神的亮点:历史学科的真实性,使人们能够严谨认真地对待每一件事:历史学科的科学性,使人们学了历史后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历史学科的熏陶性,使人们能够从中感受悲壮与崇高,体会自豪与自尊。品味屈辱与责任;历史学科的借鉴性更是能让人类认识自己的方明发源,并预测自己的未来走向。例如,在讲述革命与战争史时,不要一味地津津乐道于战争与革命的艺术,应该提醒学生注意阿拉伯数字背后的深刻含义,唤醒学生对人类生命尊严的尊重和对人类生存意识的反思;在讲述中国古代科技的辉煌时,那一项项领先于世界,对人类文明进程作出巨大贡献的成就,无不闪耀着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光芒,会激起学生崇高的自尊;讲述中国近代史时,那一个个强加于我们不平等条约,那一桩桩血淋淋的惨案,那圆明园的断壁残垣,无不会使每个炎黄子孙的心灵受到震撼:落后就要挨打,如果没有强大的国力,任何美好事物都会在帝国主义枪炮面前化为灰烬;屈原、天文祥、岳飞、林则徐、李大钊、邱少云、雷峰、焦裕禄……那一个个从历史中走出来的人物,以他们伟大的理想、崇敬高的气节、坚韧的意志、无私的品格在时时刻刻净化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摆脱、净化自身的渺小与平庸,去探索和追求饱含伦理情感和深刻哲理的人生价值,心理学研究和教学实践均表明,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阶段,其可塑性是很强的,只要教师有意识地实施人文教育,学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提高人文素质。

  再次,通过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一部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人类不断创新的勇于探索的历史。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无限创造的民族,在科技、文化等众多领域为人类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中国历史上通过改革创新带来了社会大治的史实举不胜举: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戊戌变法以及各朝各代的统治者为加强自己的统治,恢复和发展经济所采取的各种政治经济改革措施等。这些改革无不表现出改革所具有的锐意创新、不墨守陈规的改革精神和政治上的远见卓识,这些改革为国家政治上的清明、经济上的繁荣和文化上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提。历史教学中我们应当利用这些优势资源,注重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使其成为祖国有用的四有新人。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侨园《侨园》
《侨园》杂志,于1991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21-1263/D,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海外华人、海外...
小学生导读《小学生导读》
《小学生导读》杂志,月刊,于1993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由安徽省教育厅主管,安徽省教育宣传中心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
包装学报《包装学报》
《包装学报》杂志,于200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3-1499/TB,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新材料·...
能源化工《能源化工》
《能源化工》杂志,于198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2-1856/TQ,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专利文摘、...
公共管理学报《公共管理学报》
《公共管理学报》杂志,于2003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23-1523/F,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信息技...
承德医学院学报《承德医学院学报》
《承德医学院学报》杂志(双月刊),于1984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由河北省教育厅主管,承德医学院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杂志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