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由于现代教育技术所提供的教学信息的多样化,使得学生与计算机的交互具有更广阔、更自由的空间;它所提供的交互性,使得学生更自主地控制和使用信息资源;它所提供的集成性使得学生对于语文信息的感知更加丰富;它所提供的教学反馈信息的实时性,使得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提供实施个性化的帮助或指导,对于课堂实现高效率、高质量提供了保障,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
信息化教育环境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变化,由前台的"演"转为后台的"导",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事先的备课上,这就要求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为学生提供丰富有序的学习材料,为学生创设最佳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主动性,组织学生深入到学习过程中去思考探究,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愉快而自觉主动地学习,让学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
《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通过分析,明确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了解杨梅树的美丽和杨梅果的可爱,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为了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帮助学生学习,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查找资料,把教学要求、教材说明、学习方法、播音员的朗读录音、生字的音形义、重点词句和段落的分析、课后练习以及杨梅树和果的图片和视频资料、杨梅的产地及生长情况、杨梅的营养价值、杨梅的食用和药用方法、当地围绕杨梅而形成的产业情况、果农收获杨梅时的欢快情景、杨梅产业为当地人创造的价值等有关资料以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形式按一定的秩序制作成具有人机交互功能的课件。
由此我较好地完成了从"前台"到"后台" 的活动空间转变,完成从"演员" 到"导演" 的角色转变,为学生搭建了自主学习的平台。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情境教学是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心理发展特征,创设教学需要的特定情境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基本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是创设情境的最佳途径。丰富的图文音响资料,鲜艳的色彩,生动活泼的界面,逼真的音响效果,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教学创造了优异条件。
教授《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在导入课题时先利用CAI课件呈现出课文的版图及课文题目,学生顿时被优美的图像所吸引,学习热情随之高涨起来,此时抓住有利时机进行教学,课件展示出小鱼、老黄牛和小燕子的尾巴是怎样摆动的,学生通过形象直观的图像,知道了这三种小动物尾巴的作用,当出现小壁虎回家找妈妈的图像时,大家不约而同地笑起来了,因为他们都看到了小壁虎的尾巴已经长出来了。学生在观察中发现了小壁虎尾巴的特点:遇到危险时会自己切断尾巴,保护自己,过一段时间尾巴又可以再生。教学难点迎刃而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变了课堂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当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计算机网络创设的智能化学习环境,是实现主体教育,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理想环境,是儿童智力、能力、心理发展的一种理想环境。使他们通过直观、形象,步入文本境界,感悟课文内容,达到既定的学习要求。教学《三峡风光》我是这样做的:
①观赏《三峡风光》录像,情境导入。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学生引入学习情境。让如诗如画的情境,为学生领悟课文内容打下基础。
②配乐朗读课文,使学生能入景、入情地感知课文内容,对三峡之秋有个总体的印象,为学生自主学习课文铺路架桥。
③引导学生登录教师课前制作的专题网页,自主学习课文,质疑问难,达到读通,读懂课文,熟悉并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④学生在网站上自主查找、搜集资料,讨论交流。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通过自查,讨论等形式,尊重学生个别差异和多样性的选择,有利于发挥他们各自的特长,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⑤学生自由选择相关的音乐配乐诵读课文的有关段落,体会课文的感情。允许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有重点的选择,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达到强化语言积淀的目的。
⑥再现三峡情境,让学生畅谈学习体会,进行自评自测。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是教学中进行调控的重要环节,教师要从学生自由表现的过程中,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作为组织二次教学的依据。
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语文课堂教学就是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多媒体课件是教师的经验和现代化教育思想、教育手段的有机结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媒体向学生传递信息,学生利用多媒体创设的情境进行协作学习,通过媒体向教师反馈学习信息,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与教材之间的信息交往,达成教学目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大大地简化了教师的操作,使得教师能集中精力于教学本身,从而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促进语文教学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