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素养是指人们通过数学教育及自身的实践和认识活动,所获得的数学知识、技能、能力、观念和品质的素养。它除了具有素质的一切特性外还具有精确性、思想性、开发性和有用性等特征。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是提高民族素质、丰富人才资源这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的需要。如何在新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是广大数学教师探讨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仅就自己的认识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认知数学,重视数学素养的培养
数学是人们认识自然世界的有力工具;数学是一种语言;数学是现实的数学,数学教育应该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数学是数学化的结果,数学教育是数学活动的教育。
第一.数学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有力工具。科学史表明,一些划时代的科学理论成就的出现,无一不借助数学的力量。早在古代,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就把数看作万物之本源。享有“近代自然科学之父”尊称的伽利略认为,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宇宙像一本用数学语言写成的大书,如不掌握数学的符号语言,就像在黑暗的迷宫里游荡,什么也认识不清。对计算机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冯.诺伊曼认为“数学处于人类智能的中心领域”。他还指出"数学方法渗透进支配着一切自然科学的理论分支,……它已愈来愈成为衡量成就的主要标志。马克思曾明确指出:“一门科学只有当它达到了能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真正地发展了。”
第二.数学是“语言”,是人们交流的工具。由于它可以储存和传递信息,因而在信息化时代,数学的“语言”功能更为突出。人们可以用所学的数、符号或图像这些“语言”去描述世界,当然,也可以用严密的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数学语言源于人类自然语言,但随着数学抽象性和严密性的发展,逐渐演变成相对独立的语言系统,其主要特点是形式化和符号化。数学语言是精确的,它可以避免日常语言可能引起的混乱和歧义;同时数学语言又是简洁的。另外,数学语言的现代化发展还为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因此它是人类所创造语言的高级形式。
第三.数学是现实的数学。数学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市场经济需要人们掌握更有用的数学,成本、利润、投入、产出、贷款、效益、股份、市场预测、风险评估等一系列经济词汇频繁使用,买与卖、存款与保险、股票与债券……几乎每天都会碰到。同样,在每天的报纸和公众的政策讨论中都广泛使用图表、统计数据,为了更有效的参加社会生活不能不要求普通公民具有更高标准的数量意识。
以上几点说明,数学是日常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门科学,因此教师在课改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积极认知数学,认识数学的重要性,并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以达到提高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等等。
二、重视数学教育,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数学是科学的工具,在人类物质文明的进程中已充分显示其实用价值。数学更是一种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其价值已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数学本质的双重性决定了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价值取向应是多极的。数学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而且是一种文化熏陶、素质的培养。因此应重视数学教育,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提高学生数学素养,要求教师应树立教书育人的数学观、教育观,不能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应育人于教书中,树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思想,使数学教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成为数学化的教育,让学生学习、参与数学化过程,充分发挥数学的形式训练价值及应用价值。同时应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及经济建设的实际,把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始终贯彻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建设祖国的责任感。
在社会高度文明的今天,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只有通过量化才能达到完善的展示,而数学正是这一高超智慧成就的结晶,它已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即提高了学生适应社会、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须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
三、渗透数学思想,进一步加强新课程数学素养的培养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知识是两个有机组成部分,掌握了思想方法可产生和获得知识,而知识中又蕴藏着思想方法,两者密不可分、缺一不可。正是由于这种辩证统一的关系,决定了我们在课改教学中,在强调知识的同时还得突出思想方法教学。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如概念讲解、定理证明、例题解答,都蕴含着大量的数学思想方法。作为教师要善于挖掘,在知识教学的同时,始终渗透必要的思想方法传授。作为新课程数学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作为教育者应适当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并渗透不同的数学思想,引导、帮助、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充分挖掘和开发学生的数学智力,通过适当的发散性思维对学生展开数学方面的多维想象能力,从而进一步加强新课程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
信息化、数字化、学习化社会的到来,对公民的数学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并体现数学新课程的价值。数学学习与人的社会生存更紧密的联系已成为新课程标准的基本依据和理念,通过数学学习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全面实施和积极推进素质教育,需要我们努力改革数学教学,让数学贴近生活,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为学生的实际生活及将来工作终身服务。因此,在新课程改革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为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振兴中华贡献一份力量。
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