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化学学习策略主要是指根据具体的学习情境和教学地域的变化选用适合学生的学习途径。它体现化学学习的指导思想,是化学学习综合方法的精髓所在。学习策略上的有效实施,会大面积提升学生素质的同时,还可以促成其他学科的学习方式的构建。
关键词:化学教学 实效性 学习策略
初中化学是学生学习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阶段学生学的好坏,直接影响他们在高一级阶段是否能学好化学。现实中,由于中考追求成绩的因素,造成在学习策略上多为机械式被动学习。因此如果在学习策略上再不能有效应对,容易造成学生学习成绩的较大分化,甚至影响其它学科的学习。作为化学教师有必要认真分析其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对策,提高学生的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增强趣味性教学策略,优化学习动机,促成策略学习。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进行策略学习的先导,它可以唤起学生策略学习的动机,强化学生学习的效果。
1.挖掘知识素材,引领学生产生好奇心。
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微课教学的视听优势,将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展现为生动活泼的事实或现象,充分引发学生的认知兴趣。“蓝猫”是学生最爱看的动画片,当讲授“常见的盐”这节课时,教师播放“蓝猫”动画片中的一段科学小知识“人在死海为什么不会沉下去?”引入新课。蓝猫活泼可爱的形象、生动有趣的故事深深吸引了学生,蓝猫在海里自由自在畅游的情景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诸如学习到“浓硫酸的脱水性”时,演示“液体黑色面包的来由”;“酸的性质”学习中的“鸡蛋游泳”等这些实验的开展,让学生产生永久的学习欲望。
2.尊重学生差异,因地制宜,开展适合学生发展的化学课外活动。
化学课外活动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而且可以配合课堂教学,实行因材施教,使学生扩大知识面、经受实践锻炼,发展智能,培养他们对化学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发展特长和全面发展。例如以科普宣传和社区服务为主组织配合课堂教学的课外阅读活动,举办《真的有鬼火吗?》、《温室气体CO2》、《金属与人体健康》等讲座;以培养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入门为主,开展有趣的化学故事会,举办趣味实验表演;组织学生解决“水资源污染”“室内有毒气体的测定”等不太复杂的化学问题,进行化学探索活动。
二、加强问题意识, 注重学生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
1.积极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
在中学化学课程标准中化学学习策略的内涵由过去强调书本知识的学习策略转向对化学问题进行探究的策略。因此,教师要设计出形式多样、层次丰富的探究活动,使学生在探究实践中领会并掌握科学的探究策略。如:在讲到酸雨时,发挥“头脑风暴”,我要求学生尽可能多的提出防治酸雨的方案。学生们从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的想法:(1)开发新能源———用氢能、核能、太阳能代替矿物燃料;(2)使用再生能源———水能、风能、潮汐能;(3)降低煤中硫的含量;(4)城市中用电车代替燃油机动车;(5)模拟人工降雨法将酸雨降到碱性土壤中,使碱性土壤得以中和……等等。在提出个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技术、效益、可操作性、可持续发展等角度加以评价,得出合理的答案。在解决问题之后,再启发学生:我们在解决问题时,如何才能打破思维定势,提出更多、更有价值的方案?经过反思和训练,学生渐渐学会了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通过类比迁移、联想转换等方式,不断变换思维,打破了思维的界限,提升了问题掌控能力。
2.创新改进实验,引领学生创新发展。
教师应身先士卒,对教材中的实验进行补充、改进、创新,将一些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增加家庭实验,补充探究实验等。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用品等材料,因陋就简、就地取材、修旧利废,大力开展简单易行的各种替代实验、微型实验,让学生感受到身边处处有化学,发展学生的创新兴趣。如课本中证明鸡蛋壳成分的家庭小实验。如果教师口头布置学生回家做,势必有一部分学生没有落实,教师也无从考查。而如果教师要求学生将样品带到课堂并提供必须的实验药品和仪器,引导学生:除了鸡蛋壳,还有海蛎壳、贝壳等都能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说明这些物质都含有什么成分呢?到了下一节课,课堂上可就热闹了,学生带来的样品五花八门,除了蛋壳、贝壳还有寿山石、珍珠项链等。 通过实验可以使学生在实验中碰到问题,培养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从实验中体验创新思想和方法,增加学生的创新兴趣。
三、指导参与,自主学习,学会归纳与概括的学习策略。
中学化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知识点繁杂散碎。大量的知识点需要学生识记。如:元素周期表要记,各元素原子结构要记,各元素单质、化合物的性质、化学反应方程式要记。学生只有通过概括、总结,把纷繁的知识点有效的组织在一起,使之条理化、系统化,才能科学的掌握化学知识。这里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进行实施。如,督促学生以表格或网络图等形式完成每章节的总结;对于典型的习题请学生概括其方法步骤等。学生利用假期进行社会调查、或上网、上图书馆查资料,开学后汇集、整理,指导他们继续完成研究性学习。典型的课题如:《水污染的调查》、《祁连山保护区的污染调查及治理》、《废旧电池的污染及回收处理》、《家乡主要能源的调查》、《酸雨》、《身边的化学》等。计算题中,我鼓励他们跳步,把一些繁杂的步骤跳过去,抓一些主要矛盾。鼓励学生从定义出发,用直接迅速的方式寻找可能、接近的答案。
总之,化学学习策略与化学学科知识一样,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化学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把学生化学学习策略的培养落实到化学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在教学方法上保持连贯性,使学生快速形成化学学习的科学探究思维,不断提高学习水平,奠定坚实的化学学习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