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探讨了中等职业学校园林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总体思路,从教学目标的制定、课程内容的整合、课程学时的分配、实训教材的开发、考核方式的转变等方面,提出了课程体系改革的实施办法,阐明了保障改革得以顺利进行的措施。
关键词:园林;课程体系改革;工学结合
园林技术专业中等职业教育承担着为市区、主要景区培养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等方向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任务。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为社会各项事业培养了急需的各类应用型人才,对促进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园林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园林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是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渗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逐步形成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活动为主线、加强工学交替的教学过程构建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和运行机制。
1.1以“能力本位”课程论为主导,重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课程体系要以“能力本位”课程论为主导广泛吸取现有多种课程观之所长考虑社会、企业、职业、学生等因素的动态影响,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综合能力的要求为价值取向。以职业岗位应具备的综合能力作为配置课程和界定课程内容的依据努力摆脱“学科本位”课程思想的束缚技能力需要来精减课程内容课程体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能力训练为轴心淡化普通文化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界限重新整合课程。
1.2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专业教学活动过程设计以学生为主体,学习结果不仅包括知识的丰富,还包括态度的改变、技能的形成、体验的深刻和认知策略的完善,以满足学生上岗的司爹己石行行名之。
1.3突出专业教学中的实践性
在教学过程中淡化理论性知识、重视应用性知识的传授加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新增设园林机械、摄影等与实际工作密切联系的,能够为景观设计和施工服务的课程在增加实验、实训教学比例的同时,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2课程体系改革的实施
2.1通过市场调研,确立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充分调查市场行情和行业特征,了解园林行业的人才需求状况,通过预测行业人才需求量和人才质量要求决定专业的办学方向。根据人才需求状况分析,园林技术专业确立三个人才培养目标模块,分别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园林植物生产与园林绿地养护。在重视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同时加强对学生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
2.2围绕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开发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园林技术专业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整合部分专业基础课加删去原有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园林史、园林生态学等课程,开设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园林植物环境,而园林史中的部分内容在园林规划设计和城市绿地规划设计等课程中会有少量的渗透,从而使课程的设置更加符合中等职业学校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项目开发形式设置主要专业课程。新的课程设置以工作项目为导向,围绕职业能力目标的实现,尽可能使课程的内容和顺序与职业岗位工作范围和工作流程相符合。
2.3对于专业技术课压缩理论教学课时,增加实训教学课时
分析和研究学生的学习状态,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操作能力的角度出发,压缩理论教学课时并增加融教、学、做为一体的实训教学课时。使实训教学时数占总教学时数的50%以上,同时设半年的顶岗实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实际工作能力进而拓展学生的专业技能。
2.4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开发实训教材
基于现有实训教材的部分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相脱节操作方式在实际工作中已经被改进教学模式单一的现象,组织校内教师与相关行业专家共同编写与职业岗位密切联系的实训教材。
3课程改革的保障措施
3.1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学校的根本在教师,教育教学改革必须通过教师来实现,所以必须建设一支既有深厚理论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要求本专业所有专职教师能胜任所有专业理论课教学井0岁以下的专任教师要完成在职研究生进修学习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并具有景观设计师或者高级施工员、造价师、园林工程师以及项目经理等工种的至少一种资格证,具备“双师型”素质能够指导专业技能实训课。
3.2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
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牵头,企业专家共同参与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海年活动1里次分析行业现状、发展趋势及企业用人意向由专家和教师共同研讨专业发展方向、人才培养方式和课程结构与内容不断优化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3.3设备齐全的校内实习基地及完善的管理机制
实习基地是学生的练兵场,是职业技能培养的基础是学校实行“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载体。所以职业院校必须加强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利用真实的工作环境条件、生产标准要求和培养学生。
实训基地行政管理以专业、系为主体庄产过程管理以学生为主体,这有利于校内专业实训的产学研结合实现教学管理与生产管理的协调统一并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
3.4建立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
为保证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有目标、有内容地完成使园林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得以有效实施必须鉴定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通过与企业在技术、资金、人员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建立全方位、长期、稳定、互惠双赢的合作关系。专业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和困难,为企业培训员工,为企业提供学生解决岗位需求企业为学院提供学生实习场所和原材料提供技术人员作兼职教师提供生产或科研项目等。
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是加快专业发展、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根据行业特征和岗位群对园林技术专业职业能力的要求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采用工学结合的模式组织教学才能够保障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赵春春. 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工学结合模式的探索 [J]. 现代农业. 2011 (07)
[2] 贾志成. 农业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模式下教学计划的开发 [J].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