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需要大量既懂专业知识,又具有一定外语沟通技能的人才,而我国目前中职学校的旅游外语教学中教材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教学和实践相脱节,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差等问题较突出,因此中职学校旅游外语教学一定要革新教材和培养方式,切实培养优质的实用性人才。
关键词:中职学校 旅游外语 口语
旅游业向来享有朝阳产业的美誉,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21世纪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四大旅游目的地国家,而广东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凭借优秀的旅游资源和毗邻港澳台,辐射海内外的地理优势,其旅游业一直在国内占据龙头老大的位置,迫切需要大量的旅游外语专业优质性人才,学校作为人才培养单位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我校旅游外语专业学生就业特点:
我校旅游外语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为高星级酒店,旅游社,旅游景点等旅游企业的一线工作岗位,这对他们的外语口语水平和沟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课堂教学要更注重学生的口语表达,鼓励学生开口讲外语。
二、我校旅游外语专业教学现状:
1. 中职学校生源较差。中职学校学生的群体构成相当特殊,一般来自中考落榜者, 个体差异大,学生的入学成绩差异十分明显,文化分数很低,还有部分学生中学未毕业,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及良好的学习习惯,英语功底不扎实,缺乏开口说的自信心。主观上没有认识,客观上没有学习英语动力,没有建立良好有效的沟通方法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是这些学生的基本状态。
2. 校内硬件的建设不完善。82%被调查者(在校生和毕业生)对校内的实训设施设备条件感到不满意。我校除了多媒体课室和语音室,缺乏与专业相应的实训室,造成外语在教学形式上,摆脱不了围绕书本及理论循环教学,纸上谈兵,缺乏实际训练,不能很好地开展学生的校内实践教学学习,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3. 传统教学模式主导。大部分被调查者(在校生和毕业生)认为在校期间外语课程偏重语言知识点,缺乏实践环节,学生强调老师要改进教学方法。他们认为教师在外语课堂中最主要的作用应该是给学生提供使用和练习外语的机会,而不是解释课文内容和进行词汇语法的书面练习;学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衔接不紧密,校内实践教学条件薄弱,学生没有合适的语言运用环境。学生多是被动的学习状态,缺乏主动参与的过程。由此可见,外语专业的课程仍以传统理论学习为主,缺乏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说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只是一个美丽的梦想,在实际的教学中没有完全落实。
三、旅游外语口语教学改革对策:
旅游外语教学一定要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岗位服务,我校毕业生在旅游企业一线岗位直接服务外宾的现实决定了我们必须强化外语口语教学,增强的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沟通技能。 改革教材。在旅游外语教材的选取上,一是根据学生的水平和专业培养目标,有侧重点,有针对性的选择合适的教材,教材的内容要与学生将来的工作岗位相对接;二是教材尽可能与国际接轨,内容力求新颖;三是在教材内容的编排上要强化外语听、说的训练。为此我校旅游外语部组织企业、行业专家、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等先后编写了《旅游英语》、《酒店英语》、《饭店日语》、《旅游英语口语》等相关教材,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全新的突破。 改革教学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的教学要求了,一定要创新专业教学模式,实施“岗位模拟+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即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岗位职责和工作过程分析典型工作任务,以此设计教学项目,并借助职业模拟,创设职业仿真环境和真实场景交替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建立职业资格评价体系,培养良好专业素养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更是要弱化语法和词汇的教学,把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和鼓励学生更多开口交流和表达,开创人人开口讲外语的良好局面。此外学校还聘请有经验的外籍教师4名,负责专业口语教学;并把课堂由教师搬到课外,学校的一草一木,一亭一景都成为口语教学的内容。 完善实训场所。实训场所是学生的第二课堂,是学生将课堂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良好平台,在实训场所可以开展角色扮演,模拟展示等对客服务,让学生更能直观感受将来要面对的工作岗位,同时也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开口表达的热情。目前旅游外语专业已经建好并投入使用的实训场所包括:语音室、旅行社、酒吧、西餐厅等,正在筹建的实训场所包括:英美文化体验室、日式客房、咖啡室等实训场所,让学生身在校园就能体验不同外国的文化习俗,也为学生的外语学习提供的更好的平台。 拓展海内外实习基地。语言的学习更需要环境,境外实习是提高旅游外语专业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最佳途径。目前我校已经与美国、日本、新加坡、港澳等地区达成实习协议,每年输送大批毕业生前去实习一年,学生最大的变化就是专业技能和语言能力的提高。 综上所述,我国旅游行业的大发展,为旅游外语职业教育带来了春天,面对机遇,我们更要积极改革,强化外语口语教学,培养既有专业技能又有较高外语沟通技能的优质实用性人才。
参考文献:
[1] 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业“十五”人才规划纲要[Z]. 2002
[2] 王文婷. 高职旅游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职业与教育. 2009 (09).
[3] 马丽娟. 激励中职学生开口说英语的教学策略[J]. 广西教育. 2009(04).
[4] 徐道明. 提高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探索[J]. 教育导刊. 2006.
[5] 唐伟莉. 谈学习动机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