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军的军事英语教学已有30多年的历史,军事英语教学的地位已得到确立。随着军事英语重要性越来越高,军事英语教学也面临着创新与改革。英语的学习与西方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如何在军事英语中加入文化渗透称为军事英语教学的主流改革方向。
1 引言
军事领域活动的极大丰富性决定了英语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形成了一套自身的系列特征,它们决定于军事活动目的,服务于军队战斗力的生成、发展和发挥。军事英语并不仅仅是全民通识英语面向军事领域的拓展与延伸,它也面临着改革,如何在军事英语中渗透文化从而更好的掌握军事英语成为军事英语教师们考虑的重要问题。
2 军事英语的发展历程
我军的军事英语教学迄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主要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创始阶段和探索阶段。
2.1 创始阶段
我军最早的军事英语课程开设于上世纪70年代,它所面向的对象主要为高年级学员,教学内容以与专业相关的军事知识为主,辅以高科技军事装备、技术和理论知识等,课程的名称包括“军事选读”“军事英语”“军事英语阅读”等。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初开始,大学英语教学和研究生英语教学分别开设了军事英语阅读课教学内容将军事专业知识与英语知识紧密结合起来,如“雷达英语”“炮兵英语”“海军英语”等课程。这一阶段的军事英语课程是相关院校根据人才培养需要自行开设的,使用的教材以未正式出版的自编教材为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作为学员毕业后起岗前的培训,从而缩短学员参加工作后的岗位适应期。因教学的重点是专业军事知识,军事英语本身的语言特点的教学没有受到足够重视。
2.2 探索阶段
2002年底,在中央军委召开的扩大会议上,江泽民总书记提出了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战略构想,并强调要培养和造就适应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五支队伍”:指挥军官队伍、参谋队伍、科学家队伍、技术专家队伍和士官队伍,为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提供新型军事人才保障。军事外语人才是“五支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如此,军事外语还是新型军事人才的重要素质之一。因此,军事外语的重要性得到凸显,军事英语教学开始进入探索阶段。在这一阶段,更多院校开设了军事英语课程,培训的范围也进一步扩大,开设的课程种类也由单一的阅读课扩展至写作和视听说等课型。有的院校甚至还开设了军事专业内容课程和军事文化内容课程。
3 文化底蕴的培养
3.1 英语教师文化底蕴的培养
要施之于人,首先要强化自己,实现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英语教师本身要加强文化底蕴的培养,这里所说的文化是西方文化,它是所有英语国家文化的本源,它包括:社会规范、民族价值,传统习俗、宗教信仰、政治体系等方面。作为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需要对文化的内容有一个宏观的把握。
欧洲的文化起源是西方文化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古希腊罗马的文化起源和文艺复兴对欧洲文化的推动,以及由古希腊哲学,经院哲学,人本主义,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发展而来,并体现于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的理性主义。它倡导自由,平等,人类的权利以及民主价值。著名的《希腊神话》(”GreekMythology”)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璀璨的瑰宝,它作为一块肥沃的世界文化园地,成为诗歌、戏剧、绘画和雕塑取之不竭的丰沛泉源。在丰富多彩的希腊神话中.积淀欧洲文化诸多的符号秘语.《希腊神话》给我们提供了一次全面深人地理解欧洲文化源头的机会。希腊文化之于欧洲的地位.如同中国文化之于东方的地位.对希腊文化尤其是棉话部分的深入了解,将是一把开启欧洲文化宝库的钥匙,对这把钥匙的掌握.对于架起东西桥梁的外语教学工作而言显得尤为重要。
中世纪是全世界封建制社会形成到发展的时期,也是世界三大宗教形成并广泛传播的时期。基督教文化在中世纪欧洲取得了万流归宗的地位。许多节日都与宗教有关,如仲夏节是为纪念施洗者约翰、冬至日是纪念圣女露西亚、圣诞节是纪念耶稣诞生,万圣节是为纪念所有死去的圣徒、情人节是纪念圣瓦伦丁棹父等等。人们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都与教会和宗教相关。对于基督教的主要经典《圣经》的了解和研习就显得至关重要。而这部传世的典籍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 ,还是一部内容丰富的百科全书。可以说西方传统的思维方式.处事原则以及语言表达等很大程度上都来源于《圣经》。《圣经》还是典故的宝库,它是西方成语的最大来源。不了解《圣经》,不但不能理解基督教和西方文化,而且不利于对西方语言,尤其是英语的学习和运用。
3.2 学生文化底蕴的培养
胡适先生在1932年的《独立评论》中曾经赠予所有学生三句话。第一句是“总得时时寻一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第二句是“总得多发展一点非职业的兴趣”,第三句是“你得有一点信心”。
胡适先生的这三句话对军校学生的学习十分有用。对于军事英语的学习,学生不能仅仅将其作为一门语言工具,而需要结合相应的军事课题,寻一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并融入西方文化深入研究。对于西方文化,表面上与军事毫无关系,然而多学习多发展一些非职业兴趣对于军事英语的学习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最后,作为一名学生,尤其是军校的学生,需要时刻保持自信,这也是胡适先生这三句话的精髓所在。
4 文化渗透的实践
4.1 教材的选取
选取一套好的教材是有效学习英语的第一步。传统的以课文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逐渐显得落伍。随着现代多媒体技术的成熟和普及,以视听为主要教学手段的新型英语教学已越来越多地被采用。好的教材是一个好的开端,可以为教师指引正确的方向,所以在选取教材之前,务必多研究多对比,为今后的教学改革以及文化的渗透开一个好头。
4.2 课前的准备
要在课堂上营造一个新颖而生动的文化交流和传播的氛围,课前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首先要努力钻研课本,挖掘每一课背后的故事,认真地查找资料,准备好充分的可供选择的素材。然后根据人物的不同,事件的各异,内容形式的多样来灵活地设计教学方法:演讲、对话、情景扮演、讨论、问答,还是在纯欣赏之后进行讲解。细节部分不可忽视,尽管它可能不是本课的主题所在,但却是文化点滴灌输,并拓展学生视野的主要着眼点。这样的英语教学既扩充了学生的英语文化知识,又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4.3 语言与文化
语言需要文化,二者密不可分。文化在教学中可以作为一个背景,一个补充,一个指导。一点一滴,日积月累地培养和熏陶,不能整节课都用来作为大片大幅的文化讲座。单词语法,如何造句成文的语言基础知识还是不能偏废的,不然文化只能是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