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教育科学 > 建设"文化语文"课程,让语文教学"回家"
建设"文化语文"课程,让语文教学"回家"
来源:互联网 sk008 | 孙振鹏
【分  类】 教育科学
【关 键 词】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近60年来,语文教学改革确实如火如荼、风起云涌。先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汉语文学分科教学”再是20世纪80年代的语文教学模式的改革再有后来的新课程改革,更变了教育模式、教育技术、教育制度、科学知识和教育观念,翻开林林总总的教学杂志,可以看到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时尚概念,如“综合性学习”“自主探究性学习”“课外实践”“加强课堂内外资源的挖掘、整合与利用”“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合作学习”“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多元解读”“语文实践活动”我们的语文教师在这纷繁复杂的多彩世界里徘徊,我们也越来越迷惑,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语文呢?语文的家到底在哪里?

  语文是什么?

  对于“语文”概念的阐释,可以说是众说纷纭:“语言和文学”“语言和文章”,甚至还有主张“语言和文化”的,知名度最大的便是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1947年提倡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语文的“文”不是文学,也不是文字,而是文章。而我却比较认同冯钟芸先生“语言和文学”的主张,他指出语文教学的内容是包括语言与文学两个部分的,二者所担负的任务不同,不能相互代替。文学教育的任务是使学生从文学作品中了解生活,去感受命运,体验痛苦与幸福,并引起对文学的兴趣,爱好文学。文学课应该以本国文学为主体,老师应该指导学生阅读和欣赏中国文学作品,使学生爱好文学作品,并对中国文学有足够的估价和正确的认识,使学生从作品中的人物和环境的描写,以及他们的生活和斗争中受到影响,养成高尚的人格。语言教育的任务,是使学生懂得语言的规律,能正确地掌握和运用这个规律,正确地说,正确地写。通过语言教学,使学生热爱自己祖国的语言,为祖国语言的完美而奋斗。这些也和语文课程的性质相吻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了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行的统一。王尚文先生主笔的《走进语文教学之门》一书指出,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就是体现工具性,文学作品中反思自己,认识自己,提升自己就体现人文性。现实的语文教学,面对教法学法花样百出但忽略了文学的熏陶。因此,语文要回家就要回她文学的家。

  文化语文”中的“文化”,是一种精神、一种积淀、一种濡染,一种智慧,引导儿童探寻意义、沐浴传统、丰富涵养、提升悟性。细戏回想不难想出,刘勰的《文心雕龙》就提出,"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这是劝诫我们要进行大量的积累,提升感悟。现在有两百多篇文章储存在我的脑子里面了。虽然我对其中的任何一篇都没有很好地研究过,但是这么多具体的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谓"文章"是怎么回事。-—著名作家巴金。这是劝诫我们要进行大量的积累,沐浴传统丰富内涵。朱永新(苏州大学博导、苏州市副市长)曾说:尽管我们的技术在不断发展,社会在不断前行,但是同时我们人类的前途也不断受到挑战,挑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类精神发育的迟缓。可以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发达国际和新兴国家几乎不约而同地发起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而作为核心课程之一的母语课程,它的改革普遍受到所有国家的重视。阅读是母语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在这次国际化的母语课程改革中各国逐渐达成一个共识——阅读经典是提高学生母语素养和民族母语素质的必由之路。世界各国的青少年的阅读现状不容乐观,普遍呈现出“阅读过敏”“阅读浮躁症”,喜欢读“畅销书”,不喜欢读“长效书”——经典名著。在教学过程中我感受到,学生的从众心理较强,如果有一个浓厚的读书氛围,他们就容易加入到读书的行列中来。因此我们首先应该为他们尽早创造一个读书的氛围。读书氛围创建以后更重要的事是选择读书书目。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张汝伦说:“没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人,是谈不上真正的有价值的创新,而拒绝经典的人是根本谈不上什么文化底蕴的。任何真正的创造者总是从经典中吸取充分的资源与养料,作为自己创新的源泉。快餐式阅读畅销书籍只能起到热闹眼皮的作用对我们的语文素养的提高没有多大用处。我们应该走进经典文学。刘庆邦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他眼中的矿区生活时,说过的一句话“人光看重血不看重眼泪是不对的,血你随便用刀子捅哪儿都可以流出来,但眼泪你不到悲伤的时候就是流不出来。”什么是经典,我认为首先是感动作家自己的才是经典。因此应该让学生走近伟大的灵魂,使文化得以传承,使心灵得以解放,使精神得以传递。

  严文番(美国宾州大学):研究如何读与研究读什么,对于我们同样重要。读书方法有很多,精读,泛读,品读,速读,读写结合,最近又人主张素读。其实,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没有什么最好的。方法不重要,重要的是态度。我常常想,什么是读书的最高境界?通晓句意?鉴赏艺术表现手法?领略作者的情感?都不是,读书的最高境界是为人,用读书来丰富自己的生命体验。小时候我们就能背诵“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真正体会这句诗的内涵的时候恐怕正是你为异客的时候吧。当书本走进了你的生命,你的收获将不仅仅是知识了。对学习者而言,阅读的深度比其广度来得更重要。学生不能为求全面开花只做轻轻点水似的阅读,获得表面的、肤浅的知识,而要按照学习规律,积极挖掘知识点,发掘深层次的经验,提高自我学习的效果,从而促使文学素养不断深化和升华。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让学生面临问题,因为问题能唤起强烈的求知欲。"阅读教学的过程,是学生读有怕知到生疑解疑再到生疑的过程。阅读就是要达到:文从心出,心在文中,循文会心的境界。

  踏着新课程之路,沐着文学教育之雨,语文教育其乐融溶!

  参考书目:《语文课程标准》

  王尚文——《走进语文》

  冯钟芸对语文教学及教师素质的看法

  当代教育科学》2006。9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中国包装《中国包装》
《中国包装》杂志,于1981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1168/TB,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绿色浪潮、...
中共历史与理论研究《中共历史与理论研究》
《中共历史与理论研究》(半年刊),创刊于2015年,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原中国共产党历史与理论研究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编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杂志,于2003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672-4445,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
少儿科学周刊(少年版)《少儿科学周刊(少年版)》
《少儿科学周刊(少年版)》引进美国《科学周刊》版权。美国《科学周刊》创办于1983年,由美国科学家、教育家麦伯瑞博士创办,是一份具有高度创新精神的少儿科普读物,...
计算机周刊《计算机周刊》
《计算机周刊》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
半导体技术《半导体技术》
《半导体技术》以严谨风格,著述,在业内深孚众望,享誉中外,对我国半导体事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向读者提供更好资讯,为客户开拓更大市场,提供技术成果展示、转化...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