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能力的培养,知识的获取……都主要在课堂内完成。我们贯彻素质教育,“减轻学生们的课业负担”是必然要求,向“45分钟要质量”是教师面临的永恒主题。一堂《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设计应该从“点、线、面”三个方面进行考虑:“点”——把握教学的重难点;“线”——驾驭课堂的技巧;“面”——尽量扩大课堂容量。
关键词: 课堂 教学 设计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能力的培养,知识的获取……都主要在课堂内完成。我们贯彻素质教育,“减轻学生们的课业负担”是必然要求,向“45分钟要质量”是教师面临的永恒主题。
作为初中《思想品德》的课堂教学,无疑承担着对初中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提高觉悟”等主要任务;是落实思想品德教育“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提高初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主要途径;在贯彻《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发挥学校德育工作主渠道作用中肯定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因此,设计好课堂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设计好课堂教学呢?笔者认为:我们必须从“点、线、面”三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点”——把握教学的重难点
任何一堂课必然要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所在。如果平均使力,不分轻重,不求详略,很难达到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如:我们通过初三《思想品德》第二单元第二、三节“我国的人口问题”一题的教学,要使学生认清:“我国当前面临的严峻人口形势”,“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又要提高学生的阅读、收集处理信息资料、综合分析问题等能力,特别是正确认识和理解党和国家政策的能力;还要使学生能够正确面对现实,将来能够身体力行,自觉维护基本国策。面对这些教学目的和要求,作为教者在设计教学时,必须首先明确:“如何认识我国面临的严峻人口形势?”和“如何理解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本框教学的两个重点。其中,第一个问题同时也是本题教学的难点所在。教学时,我们就应该围绕这个重点和难点展开。
二、“线”——驾驭课堂的技巧
在把握了教学的重难点之后,我们该如何进行处理,这是使整节课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作为教者,应该在选择教学方法上多动脑筋。“教无定法”,不同老师就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来讲,面对不同的学生,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其具体作法是不尽相同的。但无论选择那种教学方法,都要尽可能做到:既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轻松接受知识信息;又能突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还能达到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的。
我们还是以“我国的人口问题”一题教学为例,教学时我们不妨作如下处理:采用“讨论式”教学并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按如下步骤设计课件。
第一步: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并收集我国人口方面的数据和资料。
第二步:上课时教师先安排欣赏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提出:“什么情况下众人开不了船?”类似的逆向问题,展开讨论,得出:“过 (基本特点) 多人开不了船” 严峻形式 → 基数大
新增多
素质低 → 国情 ↓ ↓ 严重影响 → 社会经济
人民生活
生态环境 ↓ ↓ 对应策略 → (可持续发展)计划生育 → 国策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规定 欣赏歌曲 动画式插图“人满为患” 截止2000年11月1日0时
总人口:近13亿
与90年代比增加:1.3亿
文肓:8507万
农村人口:8亿多
65岁老龄人占:6.96% 的结论。
第三步:以“人满为患”为题,展示“人才交易市场”和“漫画”的插图。并当堂收集学生采集的我国人口方面的数据和资料,附在旁边。
第四步:引导学生围绕:“严峻形势”、“严重影响”、“对应策略” 阅读教材并展开讨论,得出相应结论。
第五步:展示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有关规定。
第六步: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的成绩和问题,从而加深对我国“严峻人口形式”和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认识。
三、“面”——尽量扩大课堂容量
一堂课下来,学生获取知识的多少,能力提高幅度的大小,认识觉悟提高与否等,直接体现出整节课效益的好坏。这是我们实施课堂教学的根本所在。作为教者,须充分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尽可能地扩大课堂容量。
如:我们在“我国的人口问题”一题教学时,除采取有效手段,突出两个重点,突破一个难点而外,还要使学生在了解我国人口的“其他特点”;“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原因”;“计划生育的目的要求”;“晚婚晚育的含义、意义”等问题方面能够触类旁通。此外,教者还可适当拓展,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有关规定,既能当好计划生育的义务宣传员,将来又能身体力行自觉执行计划生育。
总之,我们想要最大限度地挖掘课堂教学的潜力,增加课堂教学的效益。任课老师应尽可能做到:“立足于点,以点带面,以线串点面”。使之有机结合,方能实现:在一定课时内,给学生更多知识信息,提供更多主动学习的空间;达到我们进行课堂教学的目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
教育部 2007年3月
《思想品德》教材编写组
《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