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素质教育中最有效的手段是目标教学,物理教学只有以实验教学为基础才能营造素质教育的氛围。教师教育中的主导者,只有其素质不断的提高,才能保证素质教育的顺利进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仅是学生素质教育的必要措施,这也对加强师生之间的感情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素质教育;目标教学;实验教学;教师素质;课外活动;师生情感
学校是学生受教育的主要场所。教室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场所,怎样才能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各位物理教育工作者不能不面对的问题。个人在近几年的物理教学中有意识的进行了一些尝试,积累了一些经验供大家参考。
一、以目标教学为载体,全方位实施素质教育
最近几年来,目标教学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普及,这也从一方面说明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实现现代社会的发展,目标教学更易被大家所接受。在物理的授课中,教室不仅仅要紧扣课本制定教学目标,还必须花费大力气制定系统的,切实可行的素质教育的目标,也就是制定出课时素质教育目标,单元素质教育目标,学期素质教育目标,学年教育素质目标。目标制定出就会激励教师采取科学的手段实施素质教育方式。
素质目标的建立,才能使老师在物理教学中更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避免了教学过程中的随意性,真正做到课堂时教学的质量。以此也能为学生减负工作更好的落实。
二、以实验教学为突破口,营造有利于学生科学素质提高的教学氛围
大家都知道,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处在中学教育阶段的学生年龄还比较小,对学习没有持久性。对物理实验的教学,一个方面是验证书面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是通过物理实验来巩固学生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他们的主动性。三是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四是通过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所以,物理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显的尤为重要。其具体做法是:
(一)加强演示实验教学。老师要在课堂上保质保量的完成物理课本上的实验演示,并对实验进行合理的改进,拓展实验内容。
(二)加强学生实验教学。对教材上的演示实验做好的同时,应积极的创造条件,把部分演示实验改成学生实验,并对教材上的实验进行简单的改进,要求学生动手实验。
(三)典型习题实验化。传统的物理教学中习题课程枯燥无味,学生对其及其厌恶,老师可以把一些习题课程通过实验的手段演示出来,在教学中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物理课本中的简单的机械和浮力部分习题,很多都可以经过实验演示出来。例如,以下物理习题:天平的两端分别放着一杯水和砝码,如果把手指浸入到水杯中,在水不溢出的情况下,天平还会保持平衡么?像这样的题目,老师可以先让学生在下讨论,然后再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实验,这样就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开放实验室,为学生创造动手的机会。例如,对物理电学中的判断电路电压,电流变化和灯泡的明暗程度类型的题目,由于学生的抽象思维不够强,教师可以让学生到实验室自己动手解决。这样做一方面不仅培养了学生自己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通过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使同学们加深了学习的内容。
(五)布置实验作业,并把实验作业带进课堂。老师要给学生不间断的布置一些实验作业,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意识到实验也是物理学习的重要部分,是学习好物理这门课程的一个重要手段。例如,物理实验中有这么一道思考题,一块冰漂浮在水面上,当冰块完全融化后水面会如何的变化?把这道题布置给学生,让他们在实验中得出结论,这样学生就形成了思考——讨论——实验。这几培养了学生动手的能力,严谨的学习作风,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品质和意志。
三、以教师教育素质的不断提高为保证,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力量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从事教育的工作者原有的教学水平也不能适应现在素质教育的需求。因此对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作为老师要不断的自我提高,不断的给自己充电,吸收新鲜的血液,使自己的教学水平能够实现现代教育的需要。具体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对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的研究和学习。大量读书阅报,潜心钻研素质教育理论,以及与物理教学有关的先进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并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二)对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和条件,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资源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三)物理教学课堂也要讲究艺术性,灵活性,创造性。古语云名师出高徒,也就是说学生的创造性和创造能力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老师的综合素质和更方面能力的决定。因而,只有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才能培养出有创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学生,为此,作为人类工程师的教师必须加强自身教学能力的改进,通过各种具有创造性的教学手段和途径润物细无声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如此,不仅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还能够得到较好的培养效果。
四、加强物理教育教学活动的课外活动
众所周知,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家庭背景会随着学生的不同而不同,并且这种差异之间的程度也有大有小。所以,为了使教学活动与学生个体情况相符合,教师应该具有在教学活动中发现学生优点和特长的能力,并以学生的这些特点为依据建立课外活动小组,将这种特点融入到学生课外活动之中。为了保证学生能力的共同提高和发展,教师应该将教学的主体转移到学生身上而不是以自身为教学主体,通过对学生指导工作的加强,首先将技能和学习内容教授给一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通过学生小组之间的互助帮助其他学习能力有待提高的学生掌握这些知识。如此这般,不仅能够培养出良好的学习风气,还能帮助同学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加强学生的交际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得到培养。
五、以情感为催化剂,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获得知识和能力
对于从事教育行业的人来说,对教育工作要有积极的工作热情,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感情的投资。要在授课的过程中不断的寻找,捕捉和学生情感交流的机会,把对学生的爱以行动的方式表现出来,对学生要多进行表扬,鼓励,以此营造出融洽的教学环境,随着时间的发展,老师和学生之间必然会建立真挚的友谊。对老师的这种友谊必定也能转化成对物理的兴趣,随着友谊的更一步加深,对物理的喜爱也更深一步,即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遇到困难也不会退缩,以此达到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目的,在师生之间这种深厚友谊氛围中学生的其他素质也会得到更好的提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韩光芝. 谈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 常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