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教育科学 > 改变学习方式 提高学习效率
改变学习方式 提高学习效率
来源:互联网 sk004 | 刘艳
【分  类】 教育科学
【关 键 词】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目前数学教学正进行着重大变革,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成为本次课改的核心内容之一。“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因此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实践应用等主体活动去亲近数学、体验数学、“再创造”数学和应用数学,打造有效的数学课堂。一、贴近生活,创设情境,变“学数学”为“用数学”

  新课程提倡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学生学知识是为了用知识。但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大多数学生不知道为什么学数学,学数学有什么用。因此在教学时,我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了“两步计算应用题”后,在教室里面布置了一个小商店,给商品标上价格,如文具盒标上6元,钢笔标上10元,自动笔标上1元5角等。问:老师想买三支钢笔,一个文具盒,可只带了30元,你们说老师带的钱够吗?那你能帮老师想办法吗?老师又想买其它文具,请你帮老师设计一个买文具的方案。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而且展开了想象的翅膀,认识到数学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多么重要,学数学的价值有多大,从而激发了他们学好数学的强烈欲望,变“学数学”为“用数学”。

  二、转变角色,积极参与,变“权威教学”为“共同探讨”

  在新课程中,教师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传递、训导、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参谋;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纽带,而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满仓库,而是要点燃火炬。曾听过一节数学课“认识人民币”,在初步交流了认识的方法后,教师提出:“小朋友,你们能不能把桌上的人民币分分类?”那时,听的感觉真好,笔者想又一个让学生绽放个性的机会到了。果然,学生个个兴致勃勃,各抒己见,有的说“我们是这样分的,一类是纸做的,一类是硬币。”“是这样,也可以。”老师眼中似乎有些失望。有的说“我们是这样分的:一分的归一分的,二分的归二分的,一角的归一角的,一元的归一元的……”学生还没汇报完,教师迫不及待的打断说:“你可能没有听明白,老师是要求你把桌上的所有钱分一分,其他同学你们怎样分的?”那一小组的手还举得高高的,似乎还有话要说;教师又叫了另一位,学生说:“老师,我们是把这种的放在一起(似乎是按版本),那种的放在一起。”老师愈发失望,“老师,我们是这样分的,把元的分一类,角的分一类,分的分一类。”“你说得太棒了,你的想法与老师一摸一样.”教师兴奋、激动溢于言表,总算达到我的目的了。学生的各种想法、分法无不闪烁着智慧的火花,无不绽放着思维的独特性与灵活性,无不表达着他探索的乐趣,无不展示着一小组团结协作的精神,无不共享着学习的成果;而因为老师对目标的缺失,缺乏对许多交流中生成性目标的把握,无形中扼杀了创造的天性、学习的灵气。学生的交流,难道仅仅是为教师的“教”服务吗?为教师的“教案”服务吗?是为满足教师的需要吗?

  新课程下的教师应积极转变观念,蹲下身子和学生交流,和学生共同探讨,用学生的眼光看世界,用学生的思维想问题,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发现学生智慧的火花。

  三、以人为本,自主探索,变“接受学习”为“自主学习”

  新的课堂教学应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由封闭的、被动的、单向式学习方式变为主动的、合作的、互动的学习形式,留给学生充分自学、疑问、讨论、阅读和练习的时间,给学生尽可能地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例如:教学“圆锥的体积计算”时,教师打破了以前只由老师在台上做实验,学生在台下观察得出结论的做法,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了充分的动手操作。第一次,教师要求小组学生将圆锥装满水后又把水倒入与其等底等高的圆柱中去,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第二次,教师让学生将圆柱中的水倒入与其等底等高的圆锥之中,直至三次倒完,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圆柱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三倍”;第三次,教师请学生自由选择所提供的学习材料来验证刚才的发现。结果,有的学生把橡皮泥捏成的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变形为长方体后进行比较计算,获得验证;有的学生则用“倒沙子”的方法得出同样的结论;更有的学生选用了不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做了“倒水”实验,提醒大家注意必须是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才能具有一定的倍数关系。可以说,在这几番“物质化”的操作活动中,数学知识不再那么抽象,理解数学也不再那么空洞。独立探究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获取数学知识,更要着力于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对知识而言,学生独立思考,相互讨论、交流,澄清的过程就是自己发现的过程。

  四、结合科技,形象生动,变“单一媒体”为“多种媒体”

  21世纪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使我们的教育由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块黑板的课堂教学走向“屏幕教学”,由讲授型教学向创新型教学发展。数学教师应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把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到小学数学学科中去。如在教学第一册“认识钟表”一课时,采用故事导入,生动形象的画面,伴以美妙的音乐,很快让学生进入学习过程。明明最喜欢看动画片,有一天,明明对妈妈说“五点钟有好看的动画片,我想看。”可妈妈有急事要出门,就对明明说“五点钟你自己打开电视看吧。”可等妈妈回来时明明哭得很伤心,原来他不会认钟,错过了看动画片的时间。这时教师停止故事的播放,问:”同学们,你们想对明明说什么呢?“自然而然地引入课题——认识钟表。使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生活化,使学生不仅掌握了数学知识,而且喜欢了这门学科。

  总之,新课堂应该是充满生命力的课堂,应该是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应该是充满问题探索的课堂,,应该是充满知识魅力的课堂,应该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只有打造了这一课堂,才能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与成就,才能使学生自主地获得信息,积累知识,解决问题,培养能力。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法律与伦理《法律与伦理》
《法律与伦理》(年刊)创刊于2017,出版地:北京市,语种:中文;开本:16开。是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主办的一份学术性刊物。 《法律与伦理》秉持社会进步与法律发展同步的视野...
雷锋《雷锋》
《雷锋》杂志,于201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0-1343/D,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全国文明城巡礼...
戏剧与影视评论《戏剧与影视评论》
并非《戏剧与影视评论》杂志官方网站。 《戏剧与影视评论》杂志,双月刊,于2014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由中国唱片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
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于198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1211/C,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学术述...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创刊于1984年,是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管、重庆师范大学主办的,立足于报道高等院校的基础学科研究成果、应用性科技成果以及高质量的教学研究...
今日中国论坛《今日中国论坛》
《今日中国论坛》(半月刊)创刊于2005年,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等二十多家中央及国家部委研究机构共同创办的国内惟一一份集国家各部委重要决策...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