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学问题的解决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在日常教学中,问题的创设往往局限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较少关注对学生的品德教育,不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本文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提出怎样充分利用热点事件中的数学信息创设问题,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提升数学能力的同时,对学生起到思想品德的教育,更好的促进学生三维目标的培养。
【关键词】:品德教育;热点事件﹔三维目标
当前,随着初中数学课程改革理念的深入,全国各地的初中学校都在大力推行一些体现课改理念的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中,通过创设和知识紧密相关的数学问题情境,辅以问题驱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的问题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常规的问题教学模式比较重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重视数学计算、推理和空间想象能力的过程和方法,对于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往往只是体现在学生的合作精神,探究精神和通过成功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克服学习困难方面,而对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的品德教育往往突出不够。最近一段时期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影响的“佛山小悦悦事件”和“上海中学生援交事件”等等彰显出需要加强对于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和教育。初中时期是一个人形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而初中学生的心理正好处于一个“叛逆”时期,如果教师只是通过单纯的说教,往往不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现代网络技术的普及使得热点事件具有广泛的关注度,学生对事件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这就为我们开展品德教育打下基础。合理而充分的利用热点事件,创设一些鲜活的、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在吸引学生参与到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自己的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指导学生,促使其加快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完善对学生三维目标的培养。 热点事件和热点事件的选择依据 所谓的热点事件:是指最近一段时间发生的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力,引起社会舆论和社会成员关注的新闻事件。由于一段时间内发生在国际和国内的热点事件往往较多,那么怎样从中找到具有能创设问题进行品德教育的事件成为一个关键问题。经过研究和具体的教学实践,笔者在此给出几点自己的建议。 所选择的热点事件应和所要传授的数学知识具有直接的联系,所选的热点事件和课本中的知识能较好的相互融入,这样才会使热点事件具备实际应用,所创设的问题也会变得丰富和生动起来,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师生共同参与的问题解决中,教师非常自然和流畅的将知识传递给学生。 我们所选择的热点事件的一个重要作用是要在问题教学中渗透对学生的品德教育的,所选择的热点事件应具有鲜明的价值观念,所蕴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应该是班级中绝大部分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范围以内的,应保证绝大部分学生参与到其中,学生通过尝试选择、参与和体验,树立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运用举例 我将以一个广受关注的广东佛山“小悦悦”事件为例,浅谈怎样在教学中利用热点事件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什么是随机事件和什么是随机事件的概率以后的一节新授课,以下是节选该节课的一部分:
多媒体展示发生在广东佛山两岁女童被车撞到,名路人从旁经过,却无人施救,造成女童被车二次碾轧,最后是一名拾荒的阿婆将其救助,但女童被送医院后终因伤重身亡的新闻报道,并播放当时路边监控视频中拍到的18名从受伤女孩旁边经过却漠然离去的路人的画面。尽管学生中不少是看到过此次事件的报道的,但当再次观看时依然引起不小的震动,学生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课堂上。
教师:同学们,多媒体展示的是最近发生在广东佛山的女童被碾轧事件,你在此之前看过此次事件报道吗?
学生:看到过。(学生中相当大一部分看过,而这也是我们选择热点事件的一个依据)
教师随后展示国外媒体报道,紧接着问:许多国外媒体认为这是由于我们国人的道德沦丧的后果,他们这样做出评论是基于什么样的依据,你能简单说说吗?
学生非常积极的投入到思考,而且迅速抓到了关键点,表示是因为有18个路人从受伤女童身旁走过却不提供帮助。而两个女同学更是细心,提到最后是一位上了年纪的拾荒阿婆提供帮助,这种前后对比太强烈。
教师:非常好,大家观察和思考的非常好,我们能否用我们的数学知识加以解释?
学生:还能用数学知识?
教师:不相信?好,那我们具体看看为什么可以用数学知识解释。
教师:路人对于是否救助女童这样一个事件没有确定性,可以看为什么事件?
学生:随机事件。
教师:很好,那么18个路人对于是否救助女童也可以看为随机事件…
我还没说完,不少学生已大声说出来,只要知道这18个人都不救助女童的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也就能猜出媒体评价的原因。
教师:嗯,不错,能举一二反三,但18个人可不好考虑,能否简单些?
学生:我们从1个路人吧。
教师:可以,那我们从1个路人开始考虑,1个路人是否救助女童这样一个事件没有确定性,他可以救助,也可以不救助。为了便于同学们分析,我这里假定1个路人对于救助和不救助女童的可能性一样大,那么不救助发生的概率是多少?
…
随后学生参与到教学进行的非常顺利,学生们很快了解并掌握用列举法求概率的知识,虽然我引导他们只计算到3个人都不救助的情况。但学生们中已有很多人已推测出18个人都不救助的概率是,学生们就得到的结果展开讨论,同时对应该怎样才能避免这样的事再次发生学生们展开积极的思考,许多学生情绪激动,整个课堂气氛很热烈。
教师:这是一个很小的数字,但就是这样一个非常小可能性的事件还是发生了,所以国外媒体会做出那样的评价。这让我们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自古以来就拥有对困难的人施以援手的优良品德的民族感到羞愧,如果同学们遇到这样的情况,如果你不能提供帮助,那么应该及时通过报警或者别的什么途径帮助遇到这种困难的人,这样才能避免这样的事再次发生。
以上仅仅只是我在所教班级使用热点事件在初中数学问题教学进行品德教育的一些探索和尝试,就取得的教学效果看,应该说利用热点事件创设问题进行品德教育是可以借鉴的,比如:课堂气氛活跃,在提高对知识的吸收的同时也对学生开展了一次生动鲜明的品德教育,课堂的综合效率得到有效提高。但是,这毕竟只是一种尝试,还有很多有待进一步改进的方面,比如:怎样加强对课堂的引导,使得学生在讨论事件本身的同时不忽略对知识的学习将讨论的热情转化为学习相关知识的动力;利用热点事件创设问题引入教学加强品德教育,怎样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特别是学习较困难的学生;热点事件创设问题进行品德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具有较大的开放性,学生积极参与的同时超出教师预先设计的可能性也在增加,可能出现课堂异常热烈,但教师批改课后作业发现关键的知识学生并没有掌握多少,还要再吃“回头草”,使得课堂效率反而下降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在利用热点事件创设问题进行品德教育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善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