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提高美术文化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从教育教学的角度来看,美术教学具有几个明显的特征:
(1)美术教学过程具有情趣性。
美术中所包含的形、色、质、结构、空间等基本元素,直接作用于感官的直观的符号,容易唤起人的某种情感。而且美术还直接处理人类的情感,如:表达高尚的道德感和对生活美好理想的向往,宣泄心中的孤独、忧虑等不良情绪。因此,美术教学中必然带有强烈的情趣性。
(2)美术表现活动的自由性。
美术是先于逻辑或超于逻辑的,艺术是个性的产物,它的取向是求异。美术具有超时空的重组性表现特色,适合发挥想象和思维的自由性,容易突破人的思维定势和对事物习以为常的观念,产生新的认识和发现。正因为美术有这一特性,才使得美术教育活动表现出丰富大胆的想象力和旺盛的创造力。
(3)美术教学评价标准的多样性。
艾斯纳指出:“任何一个艺术问题都不会有惟一正确的答案,而可以作多种解释,没有什么法则能确切地告诉学生究竟是他不是她的解释才正确。”因此,美术教学评价就必须要依据每个学生的差异进行,不可能整齐划一,必须丰富多样。
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追求的教育理想,美术课程应该作为美育的一个重要门类促进这一理想的实现,而且,美术课程本身就包含了情感与理性、脑力与体力等因素,所以美术课程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总之,美术课程能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要,使其地位得以确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在于转变课程的功能:由单纯重视传授知识转向既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又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体验。与之相应的中小学美术课程的功能为:在美术学科中,尽可能选择对学生发展有用的、学生感兴趣的、简单易学的知识与技能,并与他们的生活环境相结合,让他们愉快地学习、探究性地学习、合作地学习、综合地学习,培养他们基本的美术素养,使他们形成有益于社会和个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新的美术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上较好地体现了上述功能,反映了美术教学改革的根本方向。
二.美术教育的现状
初中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美术教育能够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对于提升学生的身心素质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美术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此外,美术教育对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都有非常大的作用。近几年来虽然我们国家也非常重视美术教育的发展,但由于长期受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的排斥,学校的美术课堂教育以及学生的美术兴趣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发展现状不容乐观。
三、造成美术教育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
1、学校外因素(家庭)的误导:在孩子入学前,多数家长鼓励和支持孩子学习美术知识,入学后则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衡量孩子的进步,这就使孩子产生一种错觉:误认为学习成绩是主要的,兴趣爱好是次要的,于是本来的天性被慢慢扼杀。家庭是社会基本的构成因素,于是就形成了这样的社会环境:画画是玩,学习成绩是重要的。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的重要性,只要求孩子文化课出“分数”,忽略了对孩子各种能力、兴趣的培养,扼杀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
2、学校内部因素:在农村,很多学校没有专业美术教师,在应试教育的主流思想指导下,学校更加注重学生成绩和学校的升学率,很多学校不开设美术课或者是虚设美术课。现在虽然有改观,但许多学校的教育观念依然没有根本转变,许多教师的教学方法依然没有改变。上美术课时,因缺乏资料,或图省事,教师只教学生临摹作品,课堂气氛低沉,内容呆板,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3.长期以来,大多数专职美术教师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有的教师干脆偏离自己的擅长领域,以美术为辅,以其他课程为主。但往往是隔行如隔山,为主的课程也没有带好,带着消极情绪带美术,到最后连老本行美术也丢了.有的兼职老师甚至更本不重视美术教学。长此下去便导致恶性循环.使美术教育的质量越来越差。我认为中小学美术教师最需要的是责任心,然后就是业务能力,专职教师不尽心也容易落伍,有基础的兼职教师经过转岗,走专业化道路同样可以有作为的.很多领导总是认为美术教师很快活很轻松,实际上是没有发现他们的艰辛,一节美术课要上好,往往需要老师去做大量的准备工作。
四、加强美术教育课堂教学的对策
1.完善美术教学设施,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设专门的美术教室、专用课桌、画板、画夹、实物投影仪、造型灯具等。学生绘画用的纸张、颜料、画笔等工具材料,均由学校按需发放。 这样既方便了教师指导,又有利于学生练习。
2.由专业教师执教,提高师资业务水平。在每年的教师招考中,预留特定的名额针对美术院校招聘专门的美术人才充实到中小学的教师队伍中,提高美术教师的专业水平。
3.增加授课时量,保证学生充足的训练时间。普通班开足国家教委规定的美术课总量,每班每周两课时。学校将两课时连续编排,节约了课前准备和下课收拾用具时间,便于教师系统授课,保证了学生训练时间。美术兴趣小组(加强班)另加4节课外活动,做到课内外有机结合。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优化教学环境。在美术教学方面,学校经常举办作品展优、组织参加各级绘画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重视隐型因素对学生美育的影响,如:板报、宣传橱窗的内容定期更换;教室内和走廊上张贴着伟人画像、格言;会议室、活动室及大厅里悬挂着精美的壁画或名画;校训、誓词及巨幅标语镶嵌在洁白的墙壁上……这一切的一切无不给学生以美的熏陶,爱的启迪。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得以大大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