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农村初中英语教学较为落后及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不浓的现状,本文从课程设计、课堂生活化、利用多媒体和注重情感交流四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培养农村初中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初中英语,英语教学,兴趣培养
受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成果不平衡及教学模式参差不齐的影响,部分地区的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存在教学内容脱节、学生基础不扎实、综合运用能力较差、学习成绩两极化等不良现象。随着英语能力在社会综合能力中的重要地位越发凸显,良好的英语教学方式也越发显得重要,因此,改善农村英语教学目前的不良现状就越发必要和紧迫。
改善英语教学的根本在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而美国教育学家布鲁诺曾说过:“学习的最大动力在于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一旦学生对其所学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之必然会使其求知欲得到激发以及进一步的自觉学习。因此,改善农村英语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引导和培养农村初中学生对英语的爱好和兴趣,尤其是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缺乏必要学习环境和良好语言氛围的情况下,如何淡化学生学习的枯燥感,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就越发重要。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拟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探讨和研究农村初中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
一、情景导入—精心设计课程
初中学生心智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往往对于新鲜生动的事物比较感兴趣,为了引导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首先可以从课程设计方面着手,通过精心准备各种各样的学习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比如在学习八年级Unit3,Topic 2 “What sweet music”这一话题时,就可以采用歌曲导入法,在课堂开始前播放一些相关的动听的音乐,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走进课堂,使其内心产生对播放歌曲的好奇心,进而顺理成章的将学生引导进 “sweet music”这一话题,其学习的能动性必要会大大提高。再比如新课程标准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提高了要求,因此在学习一些阅读课程时,就可以采取问题导入法,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提问,让不同的学生带着好奇心和问题去学习,学生一旦对所学知识产生了兴趣,其学习的效果必然会大大提高。此外,在课程设计方面,还应注意新旧知识衔接的问题,古人云:温故而知新,因此在给学生灌输新知识之前,应先引导学生温习之前学习的旧知识,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对于学习新知识感到亲切,少一些陌生感,学习起来自然事半功倍。
二、课堂“生活化”
对于农村的初中生而言,很多学生从小对于英语的接触都不多,在他们眼里,英语学习往往是家长或老师交给自己一项任务而已,英语学习与他的现实生活和情感的联系不够紧密,更何况多数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往往十分枯燥且索然无味。“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无疑能使一些枯燥的教学内容充满生活的气息,一旦教学内容贴近学生自己的生活,学生就会不自觉的产生学习的欲望。例如在学习“There be”这一句型结构时,就可以充分利用教室内的各种硬件设施,首先在黑板上写上“There is/are ____ in our classroom”,然后引领学生在空格处填上各种物品的名称。在使教学内容贴近或者模拟现实生活时,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参与性,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来进行问候、交流、道歉等互动,使学生觉得不仅是在学习,更是在游戏,然而为了防止学生在互动过程中过于游戏化,此时老师应作为一个导演的角色,注意提醒和纠正学生在互动中所犯的错误,此时对学生错误的提醒和纠正往往更会让学生记忆深刻。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由于初中生的思维能力尚不成熟,尤其是对于农村初中生这种对于高科技产品或高新技术接触较少的学生,他们对于抽象的知识很难完全把握。而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来进行教学就可以改善这种状况。首先,多媒体技术具有声音、图像、文字、动画等特性,可以给学生带来感官上的直接刺激,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性;其次,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教学内容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展现出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重难点一目了然、清晰明了,而这时单一的书面教学所做不到的;此外,运用多媒体技术还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和锻炼学生的学习思维,让学生学习到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紧跟时代的发展。但是,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并非十全十美,还要注意引导学生的注意力,不能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精彩的动画上,而忘了该学的知识,只有恰如其分的运用才能使多媒体技术发挥最优的教学效果。
四、注重师生情感交流
情感教育不但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丰富和改善了学生的情感生活,尤其是对于农村初中生,很多都是缺乏情感关爱的留守儿童,他们的内心较之城市学生也更为封闭,他们更需要来自各方面的关爱。小孩子的内心一般都是非常敏感的,如果教师真正从内心来关注学生的感受,了解学生的情绪,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双手,学生一定会感受得到的,这种做法无疑可以缩短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建立融洽的师生情感,学生自然也会“爱屋及乌”的喜欢该老师的课堂,长期保持对老师所授课程的学习兴趣。对于一些基础差、缺乏兴趣的后进生更应该如此,为了避免后进生自暴自弃的心态,老师更应该花更多精力来关爱学生,发掘他们身上的学习潜力和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老师不仅应该做学生知识上的导师,还应做好学生精神上的导师。
总之,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现状的改善任重而道远,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作为改善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和根本举措,更需要广大初中英语老师不断的探索和发展。笔者作为一名农村英语教师,在极其缺乏英语软硬件环境的情况下,通过多年教学和思考总结出以上4个方面的教学经验,希望能对中国农村初中英语教学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尹刚, 陈静波. 给英语教师的101 条建议[M].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杜,2004.
[2]艾萨克•康德尔. 教育的新时代—比较研究[M]. 王承绪 等,译.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176。
[3]束定芳, 庄智象. 现代外语教学.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 88-98,145-151.
[4]杨哲美. 谈因材施教,分层教学[J]. 浙江教学研究,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