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愉快教学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之一。愉快教学的核心是唤起学生对学习、对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很早就阐明了“愉快教育”的优越性。现代教育学家斯宾塞又响亮地提出了“愉快教育”理论。“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乐”,儿童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学习,可以消除紧张的情绪,抑制学习中的疲劳,保持旺盛的精力和高度的兴趣,使内心世界变得活泼、开朗,从而有效地改善他们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和实践能力。下面,就自己几年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愉快教育谈一点看法。
1、要把微笑带进课堂
“微笑是教师职业的需要”。教师推门走向讲台,就象演员出幕走向舞台一样,应立即进入角色。无论在生活、工作中遇到什么不愉快的事情,都不能将其情绪带入课堂。教师微笑的面容、亲切的目光,可以消除师生间的鸿沟,缩短师生间情感的距离,可以给课堂定下一个愉快而安详的基调,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
2、 教学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堂课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新课的导入.善于导人,导入得新颖、活泼,一堂课就成功了一半.因为,有趣的"开场白"能在3~5分钟内像磁铁般把学生深深吸引住,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巧妙的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好学之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如何激发,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创设有趣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特殊的情境中去感知、体验。创设教学情境,应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情、实物、实例入手,采用猜谜、讲故事、做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乐趣与欲望,让他们学得有趣,学的愉快,学得轻松,学的主动。
3、自主学习让学生进入角色,让学生体验成功之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对数学活动参与的程度与学习时产生的情感因素密切相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大胆地去发言学,毫无顾忌地表达、交流自己的想法,要充分相信学生,放手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鼓励学生自主地进行观察、猜测、推理、验证、汇报交流、归纳总结等数学活动,在自主探索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的反用"这课时,学生在掌握了如"11×34+89×34"这种类型的基础上,师便出示了如⑴"11×34+17×34+72×34"、⑵"99×34+34"、⑶"101×34-34"、⑷"34×46+75×34-31×34"等类型的深化练习题,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与我们所教过的"a×c+b×c"类型题有点相同,又有点不同,感到手足无策,难以下手。这时,教师应大胆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分析,在教师的精心设计、循循善诱下,通过艰难的研究,学生逐步发现⑴是属于(11+17+72)个34的反用,⑶是乘法分配律对减法的反用,这些题均属于"反用"这种类型的变式题。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通过教师创设的激励情境,让学生在困境中历尽千辛,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体验到胜利的喜悦,树立了"我能行、我很行"的信心。
4、激励评价,人人享受成功之乐
首先,对成绩好的学生要给足高分,让他们的学习劲头更大。其次是学困生优待。当学困生能独立完成小测验中的基础部分时,可将评分偏向基础,从而给学困生也打出一个适当的高分,使他们觉得自己也有奔头,达到激励后进的作用。在组织学生进行趣味竞赛的过程中,还要注意打破少数尖子学生长期垄断得奖的情况,想办法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包括学困生,也有获奖的机会。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评分分为A、B、C三个级别进行,各个级别均有一、二、三等奖。尽管在这些奖中,同是一等奖,水平差异很大,但对学困生来说,由于历来与获奖无缘,因此对得奖非常珍惜,备受鼓励,为他们的学习增加新的动力于5要建立平等、民主、亲密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中,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首先教师应该更新教育观念,相信每一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对待每一个学生都应该一视同仁,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平等表现自己的机会,都能享受成功的愉悦。其次,教师在评价学生回答的问题时,应多用一些激励性的语言,如:“你说得不错”、“你真聪明”、“不要紧,慢慢说”、“你再想想”等这些尊重、期盼性的语言。这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必然会激发学生乐学的情感。所以,我们教师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必须首先爱其生,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这就要求教师平素就应不断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修养,不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自己的政治业务素质。
总之,小学数学的愉快教学,关键在于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思维,变学习为学生自身的需要,要善于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探索新知识的活动,并尽可能获得成功,以增强成功的情感体验;要善于设计练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智能发展。这样,才能使小学数学教学真正成为师生进行创造性劳动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