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科是向中学生传输科学知识、科学方法,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一门重要课程。同时学好物理也可以方便生活,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做一个明白事理的人。但是现在的中学生普遍存在物理学习困难,兴趣不高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一个亟待探究的课题。在教学实践中,我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并且受到了较好的效果。写出来希望大家能够指正,以期做的更好。
1、优化育人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1)创设教学情感,激发学习兴趣
“没有情感的教育不会成为成功的教育;没有情感的课堂不是成功的课堂。”因此,平等、和谐、信任的师生关系,自由、宽松、民主、融洽的课堂气氛是唤起学生学习兴趣并促其主动学习的基础,也是实现主体性参与教学的前提。在教育教学中,努力创造民主、平等、和谐、互相信任、心情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释放,使学生的充分自由得到发展,学生才能把精力放在学习上,愉快的学习,生动活泼地发展。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发扬教学民主,充分信任学生,给学生提供发表不同见解的机会,激活学生的生活积累,引导、鼓励和督促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对学困生和潜能生更要关注,多与他们沟通,不挖苦、不歧视,用真情关心、爱护他们,使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的爱,减少他们因学业成绩不理想而造成精神上的沉重压力,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以促其建立自信,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自觉地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
(2)创设竞争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表明,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适当开展一些合理的学习竞赛活动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布鲁纳就在他的发现学习理论中强调,学习的最好动机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是奖励、竞争之类的外在刺激。因此,教学中,针对学生,可适当创设竞争情境,引入竞争教学模式,以激发学习兴趣。把竞争带入物理课堂,利用学生自尊心、自我表现欲、荣誉感强,好胜不服输的心理年龄特点,在教师的引导调动下便可为课堂教学创设一种适合学生的竞争气氛,有效防止学生疲劳和产生厌烦情绪,积极的参与到竞争学习中,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3)组织小组学习,激发学习兴趣
讨论和辩论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对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和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都很有帮助。小组合作学习正好为学生创造了这样的环境。教师选取与学生日常生活中息息相关的题材,积极发挥小组合作学习,互帮互助的长处,激发学生参与讨论和辩论。使得小组成为互助合作,共同进步的战斗集体,从而培养新型的合作学习关系、奉献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激发学习兴趣,发掘学习潜能,发展个性。实践证明,小组式合作学习明显优于个人学习,因为不同智慧水平、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小组成员各有自己的特长和优势,他们通过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交流自己的见解,相互启发,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往往能够拓宽思维,激发思维的火花。
2、科普知识和人物事迹会引人入胜,激发兴趣。
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我很重视将科普知识和人物事迹结合在知识的传授中,例如在力学和运动学的学习中关于牛顿的小故事和传说以及伽利略的故事是一定要给学生讲的。一个个小故事会使学生着迷,一位位科学家的事迹让学生心潮澎湃,心向往之。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知识,又能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通过科学家们的事迹影响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巨大的,是单纯说教无法比拟的。
3、实验和实践活动满足好奇,获取知识,培养兴趣。
物理课本中有好多探究和试验内容 ,我在教学中凡是有探究和实验一定要组织学生分组进行,使学生在动手和思考中获得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在探究和探讨中获取知识,提高兴趣。久而久之我也发现学生对动手实验过的知识内容记忆了解的都非常不错,后来我也就有意识的创造条件,让学生多进行一些实验操作和探究,学生也是大感兴趣,同时在教学中我更加重视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内容,并尽量想办法让学生参加实践操作,使物理能够为生活服务,这也是学生兴趣之所在。例如:在日光灯电路中,我让学生进行日光灯电路的安装,以及根据节能环保意识,选择节能灯、LED灯等。并结合安装双控开关对电路进行控制,掌握双控开关安装方法。学生在操作中的全神贯注,对安装结果的成功感和实践操作的极度兴趣,都会让老师为之动容,心潮澎湃。同时也使我感觉到在素质教育的今天,物理教学空洞的理论已不适应现在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的胃口,只有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才能很好改善物理教学环境,才能使学生认识物理知识的价值,这样会让学生更投入,更感兴趣,更能自主探索和学习。
4、夯实基础,通晓事理,提振兴趣。
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是学生学好物理的第一要素。对于基础知识我们要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加大强化记忆的力度。让学生进行记忆比赛,寻找记忆方法提高记忆速度;也可以通过手写以及习题训练等等来强化记忆强加理解。学生只有听得懂,学得会,记得牢,用得熟,做得对,才会有自信感,成功感,兴趣感,才能自觉的进行物理学习和研究。同时夯实基础也可以纠正学生在日常自主观察中对司空见惯的物理现象片面的和错误的认识,克服由于片面错误认识带来的物理学习中的先入为主而造成的认识和思考惰性及学习困难 。因此物理教学应该要特别重视基础知识的理解记忆和落实,让学生赢在起跑线上。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心理学研究认为,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并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因素,是推动学生学习最实际的内部动力。在教学中只有始终坚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产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提高教学效果;才能把学生从被动接受中解脱出来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构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物理教学中,作为教师,应着意创设各种有效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加速学生完成认知过程。达到建构学生主体,培养创造能力,实现整体优化,促进全面发展的目的,最终实现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