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堂气氛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群体所表现出来的占优势的情绪,它有时积极、活跃,协调、融洽,有时又冷淡、紧张,沉闷,无味,它是教学中集体心理动态结构的特点之一。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频繁的交往,个体的体验都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良好的体育课堂气氛是一种催人奋发的教育力量,它可以消除学生在课堂上产生的心理压力,使学生处于积极的、主动的学习状态,它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活跃体育课堂教学气氛,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因此,我们在课堂上要积极营造活跃的体育课堂气氛,使学和练的效果达到最优化,让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关键。
很多情况下,学生喜欢这位老师,他才会喜欢这门课程。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来调控课堂。教师不仅担负着传授知识、传播文明的责任,而且还担负着教育学生如何做人的重任 ,教师要在各方面成为学生的表率 。教师饱满的热情、干练的动作、优美的造型、得体的示范可以给学生以精神鼓舞,从而启动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 在课堂上,把爱心献给学生,给学生以充分信任和理解,和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情感交流,成为学生的朋友;遇到问题,多方调查,公平对待每个学生,学生在这爱的世界里才会产生良好的情绪。而融洽的师生关系会促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只有乐教和乐学,才能产生量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创设良好的情绪场
体育教学一般设在室外,教学环境多变,学生流动性大,外部干扰较为严重,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课堂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所以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显得尤为重要。喜欢别人赞美是人的天性,人人都渴望别人发现自己的长处、优点,并得到肯定或表扬。当教师对学生一次成功的表演,一次满意的练习,乃至一点及时的响应和进取的苗头即时肯定、鼓励,都会引起更加积极的反响,而且会越来越来劲,并产生群体效应。在体育学习中,学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就容易产生兴趣,而且这种兴趣还会不断发展,形成爱好。因此,在教学中要肯定学生成绩,积极鼓励进步,特别对学得差一点的学生,有一点进步也要给予肯定和表扬。因为当一个人的长处被人发现和肯定,就意味着自我价值得到确认。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在课堂上时时迸发出来的思想、智慧和行为火花,聚点成辉,及时肯定、鼓励,创造人人争强、个个进取的课堂氛围。另外,如果体育教学的内容单一,教学活动贪乏,那么师生必然会精神疲惫,心理郁闷,教与学的情绪不佳。因此,在创设良好的体育课堂环境中,必须改革体育教学内容,丰富体育教学活动,努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情绪场,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更好地学习。
三、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体育学习感兴趣时,他们才能积极主动而又愉快地投入,又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语言上生动活泼,富有情趣可以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融洽师生感情,激发学生兴趣;在课堂上要多表扬、多鼓励、多关怀,少批评,对于好的方面及时肯定,让他越来越“来劲儿”;让音乐进入课堂,借助音乐我们可以使体育中的准备活动变得丰富多彩,让学生跟着音乐自主活动,自主练习,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教师所要求达到的负荷量,学生学习起来则会感到“课进行,趣更浓”。 当侧重于提高身体素质和机能能力时,可适当采用集体的竞赛游戏,不断变换方式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例如,耐久跑容易使学生感到单调枯燥,素质练习使学生感到重复乏味,教师可利用障碍跑、自然地形跑、追逐跑、领先跑等形式的变换来发展学生耐力;在素质练习中,伴有计时、计数的小型竞赛和同一素质不同方法的练习,都会相应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通过电教媒体和计算机丰富功能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满足他们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猎奇心理,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和激情。当侧重于掌握知识、技术和技能时,适当分组,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当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时,可让学生观赏别人的练习或表演,经观察思考后用相互评论的方法来诱发学习情境。
体育教学本身是一个生动活泼、充满快乐因素的教育活动。体育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教师要发挥课堂教学语言的魅力,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师生双方都进入了角色,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快乐中成长,那么教学效果肯定是令人满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