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适时地采用游戏法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大练习的力度,而且还对提高学生掌握和运用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的能力,对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集体性主义精神以及坚强勇敢等意志品质,都有显著的作用。那么体育教师如何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在体育课中运用好体育游戏,提高体育的教学质量,在体育教学中选择与运用游戏应注意些什么,本文结合自己的调研与教学实践,重点谈谈合理运用游戏教学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小学;体育;游戏;教学
1前言:随着体育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中的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运用,占有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体育教师通过体育游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使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山东省聊城市光明小学、东关民族小学、振兴路路小学、北顺小学,阳谷县实验小学五所学校中的50名在编体育教师。
2.2 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查阅大量有关小学语文教学方面的文献与资料,对其内容有了深入的认识理解又进行综合分析,获得有效的理论支持。
2.2.2问卷调查法:调查问卷共向山东省聊城市五所学校体育教师发放50份(男27份,女23份),有效回收率100%。对有效问卷中调查到的数据进行相关的统计理论分析。,
2.2.3访问与座谈法:访问有关体育教师并进行座谈,了解相关情况。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五所学校体育教师调研得知:我市体育课游戏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组织纪律性不强的占35%,体育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当占25%,游戏内容不适合学生心理和生理的特点占21%,游戏内容没有结合学生实际、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占19%,部分游戏不可行的占12%,存在安全隐患的占8%。
4.合理运用体育游戏的建议
我们要以“新课程标准”为教学准则,不断深入地研究教材、教法,根据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游戏内容,有严密的组织教学方法,同时还要抓好课堂中的安全事故,使体育游戏“这种特殊的练习方法”,在完成教学训练任务中真正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4.1体育游戏应适合学生心理和生理的特点
一般来说,小学生的年龄在7—12岁之间,这时期的他们可谓是不知疲倦的年龄。多动、喜欢无约束、纪律性缺乏。对于这些特点,我们在上体育课时,如果只是一味的进行书本教法是没有多大的效果的。所以,我们要把书本的知识要求转变成游戏方式,也就是说用游戏的方式达到教学的目标。
4.2体育游戏要结合学生实际、教学内容紧密联系
有些时候,学生的上课的主动性不强,只知道一味的去玩,我们在编排游戏时,应该注意到班级的特点的同时,还要考虑这一游戏是否结合实际,与教学内容是否紧密联系,这都要根据具体的需要,有目的地选择,在学生在不乱的情况下充分调动他们,使得他们的积极性高涨,活跃课堂氛围,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4.3要充分考虑场地器材,确保游戏的可行性
体育游戏的种类多种多样,但应根据学校的场地器材选择适合学生的游戏。在室外进行游戏时,必须准备好场地,清除杂物、尘土,根据游戏内容画好场地的固定界线,做好安全措施。在室内进行游戏时,应当在宽敞通风的房间或体育馆进行,以免碰伤。游戏器材的重量应适应游戏者的情况。游戏器材的数量应根据游戏者与参加人数相符合,不允许有短缺现象,否则,会因为没有足够的器材使有的学生退出游戏,这就影响了部分学生的兴趣。
4.4体育游戏应为多方面服务
结束部分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逐渐恢复到相对安静状态。体育游戏对于心理、机体的放松具有独特的功效。以健康有趣,协调放松,轻松愉快合为一体的游戏性放松活动,能转移大脑皮层运动神经的兴奋,使运动器官得到放松与恢复,使学生恢复到较好的身心状态。因此,在整理活动中,游戏要突出其趣味性的特点,内容和形式上做到新颖,轻松活泼,精彩幽默,使学生摆脱体育活动造成的心理和生理上的紧张状态。在游戏的具体运用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等特点,选用和创编一些带有舞蹈动作的游戏和以放松为主带有智力竞赛的游戏。还可以利用教学器材进行游戏化动作。
4.5体育游戏教学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在游戏选择时还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现在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很多人在家庭中都是百般呵护,家中的小皇帝,从小就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点,而离开家庭后,则会产生较强的焦虑和不安全感,甚至导致性格的孤僻。有些时候他们的游戏兴趣也不是很高,所以体育游戏教学方法的选择对于教学的开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小学体育教学中一般采用角色任务法、逐渐增加难度的新奇游戏法、自由发挥法、
集体荣誉法等教学方法。
4.6把组织纪律性放在第一位
一堂好的课必须有好的纪律作为保证,在上课时要把思想教育贯穿于游戏的全过程。要强调组织纪律性,运用游戏方法时,要强调执行规则的自觉性。尤其有些游戏活动内容具有一定的竞赛性,易使学生激动、兴奋,容易表现出个人的道德意志品质,教师要注意掌管好全局,善于利用游戏当中特有的教育因素,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维护全体利益、自觉遵守纪律等思想品质的教育。为了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品质,还应训练学生自己分发器材、布置器材。为了不防碍游戏的进行,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将游戏器材放置在进行游戏的地方,教具应放在操场的指定地方,数量重量应和学生相符合,这样就不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教学效果。
4.7注意安全,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任何游戏都必须防止伤害事故。分析事故产生的原因,一般都是由于课前准备不充分或组织不严密、或思想上不重视而引起的。因此,必须从思想高度上重视并相应地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
参考文献:
[1]宋文秀.李艳军.浅谈体育教学中的讲解与示范. [J].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5年2月第1期.[90-91]
[2]麻晓芒.王士明.体育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探讨[J].大江周刊.2009年9月.第10期.[72]
[3]李焕华.寓教于“戏”,“戏”中乐学——将民间传统体育游戏引进体育教学之中[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9月第18期[226-227 ]
[4]张瑞文.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运用体育游戏[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年4月第04期[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