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诗文要锤炼古已有之,贾岛骑驴反复斟酌“僧敲月下门”呢还是“僧推月下门”,在贾岛的反复吟哦推敲动作中我们明白了:写出好文章也是需要反复锤炼的。
语言平庸是作文的大敌,许多学生的作文都败在这里,而学会了锤炼,你就远离了枯燥走向了不平凡。
锤炼什么呢?可以锤炼动词、形容词、副词等修饰性词语,可以锤炼句式,也可以锤炼修辞手法,锤炼细节描写等等。
(一)先看动词的锤炼:即在词义相近的词语中选择最贴切的一个形象鲜明的动词,把一般写得传神。
如:“锅底下窜着蓝色的火苗。”,“蓝色的火苗舔着锅底。” “窜”与“舔”两相比较,自然境界大不相同, “舔”更形象,更具体,更贴切。
(二)再看看形容词、副词等修饰语的锤炼。
如“早晨,阳光照着我的卧室,小鸟扇动着翅膀,在树上鸣叫。”与“早晨,明媚的阳光柔柔地照着我的卧室,轻盈的小鸟翩翩地扇动着翅膀,在树上婉转地唱着歌。”相比,第二句话阳光的修饰语加进来了“明媚的”、“ 柔柔地”,自然阳光的形象就更具体形象了,仿佛正柔柔的倾泻在我们身上,给我们以温暖,也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气氛。这便是修饰语的妙处与作用吧!同样,下半句中形容小鸟的修饰修饰语加进了“轻盈”与“翩翩”,“ 婉转地唱”,让我们如临其境,如闻其声,锤炼恰当的形容词、副词等修饰语,会使文章更形象具体、感人,这也是文学的美学追求。
(三)锤炼修辞手法
我们看这两个句子:“‘抓歹徒啊!’周光裕同志高声喊道,这喊声惊醒了人们。” “一声尖厉的叫声‘抓歹徒啊!’撕破了喧嚣一天的沉静,让整个城市打了一个寒颤。” 第二句把喊声的惊天地泣鬼神的威力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而借助的正是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是文学宝库中的颜料,她会让文学世界绚丽多彩,失去她,文学世界将只剩下黑白色,了解并学会使用修辞手法是我们每一位写作人的天职。
(四)锤炼多种句式,能恰到好处地表情达意。我们看两句话:
“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雄赳赳,气昂昂地走过来了!”
“雄赳赳、气昂昂地,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走过来了!”
一读我们就会感受到表意的不同,第二句更突出了人们解放军的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这就是句式的表达效果,能把你想突出表达的意思表现出来。同学们可以尝试着多变换变换句式,把字句,被字句,倒装句,长句,短句等变换着使用,一定会使你的文章俯仰生姿,感情表达充沛而贴切。
(五)细节的锤炼
初中阶段要会写稍微复杂点的记叙文,所谓稍微复杂之处在于会用描写写细节。常见的几种细节描写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细节描写等,锤炼细节描写时,一定要注意是为了人物的性格服务的。
看《孔乙己》中的一段肖像描写:“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这段描写,抓住了“长衫”这一典型细节,穿长衫是科举时代读书人的象征,而孔乙己的长衫却“又脏又破”,一个穷困潦倒的迂腐的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形象出现在我们眼前,也由此可见封建科举对知识分子的愚弄和迫害。
再看《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的语言细节描写,在鲁达打死镇关西之后说他诈死,就是一个语言的细节,说明鲁达粗中有细,勇敢机智的性格特点。
《孔乙己》中的动作细节描写,“孔已己便排出九文大钱”,一个“排”字将孔已己的爱慕虚荣、死要面子的性格活画了出来。
其他的细节描写也是一样,要找到贴切的展示人物性格的细节来,这就要看你锤炼的功夫如何了。
有些同学认为细节描写就是描写上的不厌其烦,越详细越好,这种看法是不准确的。要抓住最传神的点去描写,而其他地方可以一带而过,细节描写不等于啰嗦。
总之,细节虽小,但不可小视其作用。好的细节描写能够使人物性格鲜明,活灵活现,增强内容的真实性、生动性和感染力。细节描写是场面中的一个个点,没有它也就构不成场面;它还是情节中的一粒粒珠子,失去它情节就不会连贯起来。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真正精美的语言必定是生动活泼、富于表现力的,也必然闪耀着思想的光辉,能对作者思想感情的表达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而锤炼能使文章语言熠熠生辉。
记忆是咖啡味奶糖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一中初四八班 崔廷霞
就那么轻轻一转身,擦肩而过,再也没有交点。
——题记
嚼着奶糖,空气中有些咖啡味的醇香,在草熏风暖的午后暖阳里,躺在绿如茵的草地上,晒回忆,轻轻漂洗,而后,默默哭泣。(“晒”“漂洗”词语化用的非常巧妙,生动贴切的描绘了当时沉浸于过去,一遍遍的回忆往昔。)
把奶罐里的彩色糖纸铺在地上,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亮,直直的望着,望到那糖纸上出现奶奶慈爱的面庞,“奶奶”我低吟着。
被爸爸急促的敲门声惊醒,“霞,快起来,你奶奶她……..”
忘记了是怎样下的楼“奶奶!奶奶!”我有些发疯似的喊着,床上,空空的,“奶奶呢?”“走了,”只是两脚一软,失去了力量,瘫坐在冰冷的地板上,心,空空的,没了依靠,人,也空空的。窗外,明月被树梢遮住一角,残缺的(“发疯似的”“ 心,空空的”“ 两脚一软”“ 瘫坐”等细节描写抓取的非常好,再现了奶奶在“我”心中的地位之重。)
再也没见奶奶,在那个栀子飘香的下午,身着白色葬服的我参加了奶奶的葬礼,没哭,也没叫,周围是撕心裂肺的哭喊,我一直沉默着,默默跟在队伍的后面。
当月亮从海平面再次升起的时候,我抱着奶奶的照片,在黑夜里不肯放手,眼泪一滴一滴的落在照片上,奶奶也哭了么?(深夜的呜咽与思念,更易让人感动,“一滴一滴”让我们如临其境,声声滴落在我们的心头,并为之动容。)
“为什么,为什么不等我,我们不是说好了吗?你怎么可以丢下我不管呢?……”呜咽终还是冲破了喉咙,再一次哭得死去活来。
原来,真的就是他所说的那样。
这个世界上有太多事情,你认为可以无限延续的,有很多人,你以为可以再见面的,于是你暂时松手,可就会有那么一次,在你松手的瞬间,有些事情彻彻底底的改变了,太阳落下了,而在它重新升起之前,只剩下封存在记忆如雾凇般忧伤的暗影,如梦般飘忽摇曳。
太阳落了下去,我看见两条相交的线,铺天盖地般的擦过,于是,什么都不再了……(景中有情,情景交融任时间无情流逝,奶奶永远的永远的走了……失落、怀念还是伤痛欲绝呢,给我们留存下了想像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