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调动积极的情感因素
我们看到心理环境,情感因素对数学教学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我们考虑数学教学质量问题时,不可只着眼于教材、教法、教具,而忽视了心理环境这一极有潜力的教学资源。那么如何形成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调动积极的情感因素呢?我们从教师的态度和工作方法两方面对这个问题略作探讨。
1、教师的态度
教师应做到:①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的“优良潜能”,每一个同学都有学好数学的愿望和能力。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②教师应借鉴人本主义倡导的“真诚”,“接受”,“移情地理解”三种态度。我们应给学生更多的亲近感、信赖感,体察和理解他们的各种情绪,并要赏识学生,因为赏识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激励,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因而在学习过程中,激励的存在,至关重要,任何学生都需要不断的激励。“赏识教育”可以帮助失败者找回自信和发展,重建精神世界的大厦,找回自我教育的能力。③最重要的是端正教学思想,教书育人、使学生通过数学学习既掌握了学习的技能,又发展了个性、完善了素质。
2、教师的教学方法
①、始终将学生置于课堂的中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减少讲授。扩大个别活动,如自读、自问、小组讨论与交流、自我练习等。
② 、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的态度。通过生活事例、资料图片、实地参观、实地测量等使学生熟悉数学的用途,增加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感到学数学是适应环境的需要。还可通过直观、游戏、调查研究等生动活泼的方法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活动本身感兴趣。
③ 、强调数学教学中的“意义学习”。要点有三:第一 、使用情景教学、进行意义操练。这要求教师多发挥聪明才智、多创设真实或半真实的交际情景(可走出课堂);第二、改变灌输知识、讲解枯燥的例题的做法,强调数学内容和情感色彩的整体理解与欣赏;第三、重视学习过程、培养自学能力,教给学生“应万变”的本领以适应不断增多和变化的数学的思想。
④ 、因材施教,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成就感,看到自己的进步。
⑤ 、注意反馈方式。慎用纠错、减少考试、多用正强化、让学生自我评价,以减轻心理负担和鼓励自尊、自重。
⑥ 、善于使用表情、声调、身势等表达感情,造成绘声绘色、轻松愉快的气氛。
三、将发展情感作为数学教学目的的一 部分
重视数学教学的情感因素,不应仅仅出于教学手段和策略的考虑,而应该同时从数学教学的目的本身来考虑。数学是中学主要基础课之一。它的教学目的,除反映它特有的实用目的以外,无疑应服从中学教育总的教育、教养目的、服务于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在我们常以实用性和教育教养性为教育的目的,对这两大类目的稍加分析,并不难看出其中的情感内涵。
1、实用目的。数学教学的实用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进行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2、教育教养目的。教育教养目的内涵是比较广的,除了有理性的、心智的成分外,还有情感和意志的内容。这个目的可包括:①培养社会主义思想觉悟、道德品质;②改善思维、发展智力,尤其是创造力;③扩大知识面,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④培养提出数学问题的意识,培养对古今中外的数学问题的兴趣和接受态度,同时加深对自己民族的了解;⑤塑造良好的个性品质——真诚友爱、进取好学、大胆开朗、坚毅机敏等。
上述目标无一不是与情感因素密切相关的,可以说,教育教养目的的主要内容或实质就是情感和理智的协调发展和人格素质的合理完善。
综上所述,情感不仅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也是人的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解决学生的情感问题,不仅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