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理解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在知识爆炸的今天,阅读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而且阅读理解在高考试卷中占分40分,如果加上完形填空题30分,那就是70分,占了将近总分的一半。《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英语教学应该着重培养以下几方面的能力:在人际交往中得体地使用英语的能力;用英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而且在语言技能八级目标中对阅读提出要求如下:
1、能理解阅读材料中不同的观点和态度;
2、能识别不同文体的特征;
3、能通过分析句子结构理解难句和长句;
4、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欣赏浅显的文学作品;
5、能根据学习任务的需要从电子读物或网络中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处理;
6、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36万词以上。
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制约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高的原因
制约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提高的因素众多,其中词汇、语法、文化背景、阅读方法和习惯等因素最具普遍性。
1.词汇的原因:大家都知道要读懂文章首先要有一定的单词储备量,但是大多数学生认为单词都不会,所以就不敢去阅读了。或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断遇到生词障碍,慢慢丧失了阅读兴趣,从而放弃了阅读。
2.语法的原因:词汇的积累达到一定的数量后,有的同学会发现,单词都认识了,可是,有的句子好长,怎么都看不懂,不知其意。这是因为语法基础跟不上了。
3.文化背景的原因: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会碰到一些语言现象,词汇和语法都不是问题,但是仍然看不懂,这就涉及到文化背景的问题了。生活在中国文化的氛围中,对英语国家的文化不了解时,学生们往往会按母语的习惯去理解英语语言,从而会出现理解偏差。尤其是对俚语的认识和理解不足、对英语国家的习俗习惯不了解以及对其历史、政治、金融、社会制度的陌生都会影响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4.阅读方法和习惯的原因:许多学生因为具有某些不良阅读习惯从而影响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例如:有的学生阅读时爱出声;有点用笔和尺之类的东西指点着助读;有的用眼不科学,每次只看到一个单词;有的则咬文嚼字,边读边查字典,一字一句的分析;有的“回视”现象严重,在阅读时眼睛经常往回看,重读一个词、短语或者句子,不仅影响阅读速度而且不利于把握整个句子、段落的意义。
三、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一)改革课堂课文教学,为学生打好坚实的语言基础
英语课本教材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材料,课本课文教学的成败直接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文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使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强调独立完成课堂阅读任务,从而形成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在课本课文教学中我们应该着重抓三个方面:
1.课前预习,培养能力
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学生可以通过预习初步了解教材内容、发现教材的疑难问题,从而带着问题上课。这样,学生听课的针对性更强,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便于教师集中力量解决重点难点问题。预习时一般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1)拼读生词、词组,扫清阅读障碍2)浏览全文,找出各自然段的主题句,或说出段落大意3)划出语言难点,并提出独立的见解4)就课文内容提出问题,供课堂上进行问答。实践证明,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学习变得更主动了,上课时解决问题的效率也提高了,从而节省了讲解时间,加强了综合训练。
2.围绕中心,整体教学
课文是围绕着某一主题、某些内容或情节而展开的完整的篇章,因此,课文首先要作为一个整体来阅读,要让学生在了解文章内容要旨的基础上进行语言操练。教师在学生已经课前预习了解课文内容大意的基础上,再通过设计阅读理解习题来检查预习效果。限时快速阅读课文,回答表层理解题目;限时精读课文,回答深层理解题目;最后通过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对课文内容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对课文评价性理解的观点。教师要鼓励同学之间不同意见的争论,创设自由宽松活泼的英语课堂气氛,逐步使学生实行由知识再到交际能力的转化,从而达到理解的更高境界。
3.阅读结合写作,提高整体能力
在学生领会课文并口头讨论课文内容或相关主题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缩写课文或者写一篇与课文主题相关的一篇读后感,使学生从阅读理解到口头表达运用,最后落实到写作。这样阅读与写作密切结合,学生能获得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
(二)纠正学生不良的阅读习惯
教师对学生的许多不良的阅读习惯要及时发现,给予正确的指导,并提出具体的要求。例如,要求学生1)阅读时不要出声,要默读。2)不要逐字逐句的读,而要以意群或句子为单位。3)不要一见生词就查字典,要养成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词义的习惯,在不影响理解全文的地方,要舍得放过难点,只有这样才能保持阅读兴趣。
(三)开设阅读技巧训练课,使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
为了加强阅读教学,应定期进行阅读技巧训练课,并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地进行渗透。
首先要选好阅读材料,尽量做到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趣味性强、难易适中。
其次,要限制阅读时间,提高阅读的速度。当然阅读速度是建立在对阅读材料正确理解的基础上的,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做阅读理解题来调节阅读速度,也就是每读完一篇文章做一些理解选择题,正确率如果低于70%,就适当放宽限时,减慢阅读速度。
还有,要帮助学生在实际阅读中寻找并总结做阅读理解题的技巧。
(四)消除文化差异对英语阅读理解的影响
为了培养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以达到有效阅读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英语教师首先应自己充分认识到认知中西文化差异的重要性 ,广泛阅读各类书籍 ,以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其次 ,教师在传播语言知识的同时, 应该尽量做到文化教学与课堂教学、课外教学相结合,尽可能多地传授英语文化知识,消除中西文化差异对学生阅读理解的影响。
(五)指导学生课外泛读,并做到持之以恒
教师不仅要充分的利用课堂阅读教学示范功能,对学生进行科学阅读方法的示范和指导,还应将课堂阅读教学延伸到课外。教师要科学地指导学生课余的阅读活动,开始阶段,选材难度忌高,内容方面可让学生从兴趣爱好着手,注意从贴近生活的学校生活,体育运动、旅游指南,天气预报等等题材开始,逐渐向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科普等发展;体裁方面,可遵循从记叙文到应用文,到说明文和议论文的顺序。总之,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并且,要尽可能做到面广、实用、贴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