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科对于建设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定的音乐素养,是学生成为现代公民的重要方面,因此高中的音乐鉴赏教学必须受到很高的重视。然而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课题教学呢?我作为一名专职音乐教师已有十二年了,现将这几年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首先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唤起学生创作音乐、学习音乐的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离开了对音乐的兴趣,就达不到音乐教育的目的,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融进学生熟悉的文学、历史等其它学科的知识,会强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产生学习音乐的浓厚兴趣。
二、民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世界优秀音乐文化中的绚丽瑰宝,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智慧结晶,作为21世纪的中国青少年,应该对祖国的民歌感兴趣,对祖国的民族文化有感情,因此教师要从音乐形成的风格角度分析,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民歌风格。从世界范围来看,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有着各具特色的音乐文化。音乐离不开人民和以人为主体的社会生活,因此,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音乐作品,往往具有不同的风格。在欣赏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的同时又欣赏了江苏的《孟姜女》, 孟姜女的故事家喻户晓,这首歌产生之源头本在江苏,它的歌词采用了“四季体”的写法。其内容简练概括。歌曲的旋律流畅,情绪压抑而悲伤。流传到河北以后发生了变异,歌词以“十二月体”为基础,故事内容显得翔实而细致,而歌曲旋律则在江苏民歌的原有基础声“加花”装饰,显得更加流连婉转,绵延不断。之所以这两首歌曲呈现出迥然不同的音乐风格,是因为其地理环境、生活习俗、语言特点等因素的差别造成的,就地理特点来讲:南方地区气候温和,土地肥沃,自然景观秀丽,音乐风格委婉秀丽;西北地区气候寒冷,石山峥嵘,蓝天下一望无垠的黄土地,所以民歌的音调高亢、嘹亮,质朴中带着严峻和深沉。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了解民歌风格形成的原因,从而准确地把握民歌的风格,还让学生欣赏了江苏和河北的《茉莉花》。
三、在欣赏同一作品时,要通过不同的表演形式来欣赏,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无穷魅力,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对同一作品的不同题材的欣赏,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无穷魅力。例如:欣赏琵琶独奏曲《夕阳箫鼓》的同时,让学生欣赏由琵琶独奏曲《夕阳箫鼓》改编的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通过不同表演形式的对比欣赏,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相关的乐器、了解西洋管弦乐队、民族管弦乐队的相关知识,还可以使学生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再如欣赏舒伯特的艺术歌曲《鳟鱼》(男生独唱)的同时,欣赏童声合唱《鳟鱼》,由学生总结比较两种不同的演唱形式的区别,比较演唱者音色的不同,单旋律的单一性与和声的丰富性的比较,使同样的作品听起来有不同的感受。最后再欣赏钢琴五重奏《鳟鱼》,由学生比较器乐曲和声乐曲的不同,总结出声乐曲由于有歌词,内容具体形象,而器乐曲变化丰富,没有歌词的限制,能够给人以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和丰富的情感体验。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说出他们内心的感受。
四.在欣赏戏曲的时候,运用多媒体技术使学生置身于有声有色的音乐画面中,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使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音乐鉴赏中来,于是我运用多媒体技术去激发他们的兴趣,使学生融入教学。例如:学生对京剧不是很感兴趣,在进行京剧音乐欣赏时,为了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我运用了多媒体课件制作,找到京剧唱段的视频录像,和京剧有关的知识,如生、旦、净、丑的角色的剧照等,做成相关知识链接 ,形象生动,一目了然,由于京剧剧目和语文、历史联系紧密,我还会让学生自己介绍事先了解的故事梗概,增加趣味性。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兴致盎然,主动学唱几句京剧的劲头也有增无减。再如在欣赏地方戏的时候,我找到《女驸马》、《花木兰》、《红楼梦》等地方大戏精彩片段的视频。让学生对地方戏有所了解。通过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上课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情感,调动了学生参与音乐体验的欲望,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的有目的的去欣赏音乐,对本来很不感兴趣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五、除了在知识传授方面要讲究策略之外,还必须营造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在教学过程中,和谐的课堂气氛是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前提条件。如果学生在课堂中一直处于紧张状态,那他主动参与的可能性不会大,参与的质量也不会高。因此教师不轻易否定学生的不同见解,不符合标准的答案或看似笨拙的方法。对学生的新颖奇特的观点和想法尽可能给予鼓励性评价。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在课堂中开展学生间的提问辩论,也可开展师生间的提问评论。当学生出现错误时,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改正,把纠错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总之,音乐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的全面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音乐欣赏教学是综合性课型丰富的教学内容之一,它的教育不同于科学、思想教育,它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而是一种提高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审美、创造、合作等综合能力的最好工具。处理好音乐欣赏内容的选择及补充,运用综合的手段进行音乐欣赏教学,将使音乐教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真正提高国民素质的一门有价值的学科。21世纪的音乐教师任重道远,新的课题已摆在我们的面前——新世纪音乐教师的职责不单纯是传授知识、培养专业技能,而是要注意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开发和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样才能真正提高高中音乐欣赏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