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本教育模式的提出是教育史上的一次伟大的革新,它的基本核心内容是取消过去的以教师上课为主,学生听课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主张以学生为主角的一种教育模式。为了进一步探讨生本模式在教育中的作用,本文对升本模式在初中美术课堂中具体应用做了一次详细的论述,希望能够对学校进一步开展生本教育模式提供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键词:生本教育、初中美术、应用
生本教育这一教育模式的创始人是郭思乐教授,他提出目前教育的主要方式应该是以学生为主,而不能再是以教师上课,学生听课为主要模式。那么生本教育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呢?
一、生本教育的理论依据
(一)由“师本”过渡到“生本”
最早提出生本教育的人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郭思乐教授提出的,他强调“在教育中我们必须一切为了学生,高度重视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新理念。他认为目前教育中存在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传统教学方式将学生束缚起来,课堂上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一些知识,却不能够对这些知识进行创造性的思考,时间久了他们的思维就渐渐的被凝固。因此我们必须将学习的主动性反还给当代学生。
(二)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理论是一种将人的内心世界当做最重要的事物来看待的一种心理学思想。人本主义理论强调个人在学习活动中占据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一理论对于初中美术教育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一方面,它有利于教师向学生传播各种美术知识,另一方,由于它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因此可以促进学生将美术与自身生活紧密的结合起来,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生本教育模式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一)生本教育模式下的学生能够重返童年时代的自由
我们都知道,人在婴幼儿时期由于什么都不懂,外界对于自身的约束也就少了很多,因此他们能够自由自在的将自己所想所感通过绘画这一方式来表达出来。然而,当孩子到了初中以后,传统教学方式对学生的约束会影响学生对自己感想的描绘,比如学生今天心情很好,他认为天应该像自己心情一样成为红色,但是老师说天是蓝的,你画的不对,这就约束了学生。长期下来,学生们对绘画的兴趣也就减少了很多。
而生本教育模式重新将绘画自由权交给了学生,当学生可以任意的绘出自己心中的感受时,自然就会对美术产生一定的兴趣。
(二)生本教育模式下美术课不再是一门深奥的学科
美术中包含着许多技法及理论,学起来都非常的枯燥和乏味,完全不应该是一个初中生应该掌握的。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会讲这些技法与理论当作重点传授给学生,例如过分的叫学生记忆某幅名画的作者及产生背景等。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学生们渐渐的开始抵触美术课。
而生本教育模式下地美术课就不是这样的了,由于它强调以学生为主,学生在学习这一节课的时候,完全可以以自己的理解方式去理解这些技法,当这些技法没有一个好坏的标准以后,当孩子们创作出一套自己的绘画技法后,将能够培养孩子们的兴趣。
(三)生本教育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美术在老一代人们当中的评价标准其实很简单,就是这幅画与你所描述的对象是否相符合,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是否像。这一标准极大的影响了初中生对美术学习的态度,因为他们认为画的很好的画给别人看会因为自己画的不像而被否认,于是就会出现几种不好的结果。一种结果是学生对画画不再感兴趣,因为他认为自己怎么画也画不像;另一种结果就是学生对画画产生了一种固定的思想,就是画画必须画像,而缺乏了对所画事物的创新。这都对学生的学习及未来的发展带来很大麻烦。
而生本教育模式本身就是以学生这个个体为主的,在这种模式下,每个学生心中对所描绘事物的好坏标准有着自己的看法,他可以随意的将自己描绘的事物进行任意的夸张,只要自己认为好看,能说出自己的理由,就是一幅好画。这样时间长了,学生们的创新精神自然会得到一定的提高。
三、生本教育模式在美术教学中的具体实践
经过上面有关生本教育对美术教学作用的论述,我们不得不承认多年来我们所持的那种教师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人这一观点是错误的。因为随着时代的进步及社会的发展,人的思想已经到了得到解放的地步,如果再继续将学生们的头脑封锁下去的话,就会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下面就以一个课堂实例来探讨应该如何将生本教育应用到美术教学当中。
(一)课题名称及分析
这节课的课题名称叫做《巧用废旧材料造型》,下面对这节课的内容进行分析。
这节课的上课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达到以下几点目标:第一是增强他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目前世界的环境不断恶化,而人们对保护环境的意识却不是很强,为了后代人民的幸福,我们必须将环保意识加入到儿童脑中,做到从娃娃做起,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我们的环境变好;第二就是锻炼孩子们的动手动脑能力。这节课的题目是巧用,一个巧字就要求学生们必须发动脑子思考怎么做才能巧,而用字就要求学生们必须想好怎么用。这一巧一用自然对提高学生们的创新意识起到很大的帮助。
(二)课程步骤
1、第一环节——提出问题
针对这一课题的要求,我在上课初期给学生留下三道问题,他们分别是1、目前环境污染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我们初中生应该做什么?3、假如你目前是一名艺术家,你会选择哪些材料来进行二次利用呢?
2、第二环节——分组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每个组给出一个具体的答案后,开始制作作品
3、第三环节——展示
当学生做完以后,教师与学生共同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大家共同欣赏这些作品后,给这些作品一定的评价,同时评出最佳创意奖、最佳作品奖、最具环保奖等几个奖项,并发放一些小奖品。
四、总结
总之,生本教育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次重大改革,它强调解放学生长期以来被教师的压迫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自提出以来深受社会各级教师的喜爱,许多教师都将这一教学模式运用到具体教学当中。初中美术教育作为义务教育当中的一个必修课程,我们有必要让生本教育来完善美术课堂的教学,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林彦. 论生本教育的真善美[J]. 现代教育论丛, 2008, (07) .
[2] 陈芳. 生本教育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06) .
[3] 陈锡坤. 生本教育——素质教育的真谛[J]. 现代教育论丛, 2008, (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