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解决问题而学,学为所用,才是数学教学的根本,更是学习的根本。通过从生活中提炼数学问题——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到新知识——把新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教学过程,使学生真正认识和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学为所用;应用意识;生活
很多学生考试成绩很好,解决问题的能力却很差。反思我们的教学,确实存在很大的问题。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过度重视考试成绩,使教学与实际生活相脱离,完全违背了教学活动,尤其是数学教学活动的初衷。为解决问题而学,学为所用,才是数学教学的根本,更是学习的根本。我们数学教师必须提高责任意识,在教学重视并加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真正认识和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利用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导入新课,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为解决问题而学,能很好的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灵活处理教材提供的教学情景,必要时重新创设,选取学生熟悉且经常遇到的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来导入,能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尤其是应用意识方面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教学《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时,教材提供的是三峡大坝的教学情景。三峡大坝离我们的生活太遥远了,别说是孩子们,就连我们老师也没有几个去过。因此很难跟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学生对问题不感兴趣, 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不高。为此,我对此环节进行了修改。我是这样设计的:我们学校要求三至六年级的学生写作业必须用钢笔,请同学们明天准备好钢笔,没有的抓紧时间去买。学校附近有两家超市,同样的钢笔,佳乐超市:3枝钢笔9.84元;伟琪超市:4枝钢笔12.8元。你会怎样选择? 由于问题情境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非常高,很快就投入到了新知识的学习当中。
二、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到新知识。
没有比亲自动手动脑解决问题更让人高兴的事了。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是对学生最好的奖励,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的有效方法。这就要求教师真正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的地位,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真正放手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操作、猜测、验证、讨论、交流、计算、测量等一系列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解决问题中发现和学习到新的知识,享受和体验解决问题后的成功的喜悦。
如教学《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过程中,提供出问题情景后,学生很容易就会想到选择价格便宜的超市,这就需要求出两个超市钢笔的单价,这时引导学生根据单价=总价÷数量列出算式:9.84 ÷3和12.8÷4。 计算9.84÷3, 先让学生估算,再让学生进行自主尝试。学生会出现以下几种算法:(1)9.84元=984分 984÷3=328(分) 328分=3.28元;(2)9÷3=3(元)8÷3=2(角)……2(角 2角=20分 20+4=24(分)24÷3=8(分)3元2角8分=3.28元(3)先把被除数扩大了100倍,变为984÷3=328,328÷100=3.28,所以:9.84÷3=3.2;(4)竖式。学生汇报交流时要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同学可以补充,纠正和质疑。并针对竖式中商的小数点的位置展开充分的讨论和交流。接下来让学生观察比较这几种算法,学生就会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先转化为整数除法算出商,再确定出商小数点的位置;用竖式计算比较简单。并进而得出新问题可以转化为旧知识来解决。最后让学生观察商的小数点的位置和被除数的小数点的位置,学生会发现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有的学生甚至还会联系到小数加减法,因为它们都是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这样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到了新知识,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联系实际生活精心设计练习环节,让学生运用所学到的新知识解决新的问题。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强调数学来自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通过从生活中提炼数学问题——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到新知识——把新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教学过程,使学生真正认识和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因此在设计练习时,要联系实际,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精心设计,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如在教学《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时,当学生已经理解掌握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后,让学生解决这节课刚开始时的生活问题。学生利用竖式很容易就会计算出9.84÷3和12.8÷4的结果分别是3.28元和3.2元,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伟琪超市的钢笔便宜,我们应该选择伟琪超市。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价值,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及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总之,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是摆在广大数学教师面前的一项极为迫切的任务。必须依靠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从平时教学中每一个环节抓起,把数学教学与数学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形成用数学的意识。有效地激发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积极性,加大学生体验成功的频率,提高他们利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促进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